钱难赚了?航运业开征碳税进入倒计时

2022-06-07 09:53 | 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对船舶征收碳税已进入倒计时,碳税是加快航运业脱碳的助推器,但也将让未来船公司运营负担大幅增加,而如何选择合适的替代燃料正在成为航运公司最头疼的事情。

在5月中旬国际海事组织(IMO)举行的会议上,各国达成共识,从燃料排放到船舶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都将进行定价及收费。过去因船型多元,而且绿色燃料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航运业减碳迟迟没有进展。但随着碳税机制将影响财务底线,航运公司减碳动力将大为提升。

目前尚不确定碳税价格。受气候变化威胁最严重的马绍尔群岛等海岛国家认为,应对船舶燃料碳排收取每吨100美元碳税。作为世界第二大船东国的日本则提议,每吨征收56美元碳税,每5年调升一次,2030年起增加到每吨135美元。航运巨头马士基更为激进,呼吁每吨征收150美元,加速产业转型。马士基不但支持对船公司开征碳税,还呼吁高价征收,公司则领先同业投资建造甲醇燃料集装箱船。

不过,根据非营利组织全球海事论坛(Global Maritime Forum)的研究,航运业要在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需要征收每吨大约200美元的碳税。

虽然IMO对何时开始征收碳税并无初步决定,但欧盟有计划明年开始向航运公司征收碳税。有专家以阳明海运举例分析称,欧盟对进入欧洲的船舶征收碳税,以阳明海运欧洲线一年用油量约64万吨计算,单程用油约32万吨,假设以埃及赛德港作为进入欧洲前最后一个港口,赛德港到欧洲第一个港口鹿特丹约7天航程,约占全部航程的三分之一,这个航段一年用油量粗估约10.56万吨,以每吨燃油产生3.11吨二氧化碳计算,一共产生约32.8万吨二氧化碳,每吨碳税60欧元,一年约需支付1968万欧元,如果新加坡是进入欧洲前最后一个弯靠港,需要支付的碳税还将翻倍。

业界人士指出,IMO征收碳税由于牵涉到太多国家,还需要考虑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以及IMO开始征收后,像欧盟这样地区域性收费是否必须停止,还有是否给航运公司一个免收碳税的基本数、收到的碳税用在哪里等等问题,估计难以很快定案。

无论如何,短期而言碳税无疑将冲击航运公司的财务数字。但对长期盈利能力来说,碳税却并非坏事。今年,航运需求虽然比疫情中稍微回落,但全球贸易量仍将稳定增长,本世纪末全球贸易量预计将比2021年增长近6倍。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将使航运业损失250亿美元,几乎等于航运业在2019年的整体盈利将直接蒸发。

碳税是促使航运业脱碳化的助推器。欧洲环保智库Transport & Environment高级主管Faig Abbasov以美国加州强制规定燃油效率标准举例说明,加州的政策并没有大幅改变全球碳排放量,但碳税却推动汽车产业创新、激励车厂制造电动车,碳税也同样可以激励航运业研发新技术。最重要的改革在在于如何用绿色燃料取代化石燃料。

目前,大多数船舶使用高污染的重质燃料油(HFO),替代燃料选择是LNG和氢,LNG能减少20%二氧化碳排放,氢燃烧过程只会产生水。过去10年,LNG动力船数量大幅增加,从几十艘增至数百艘。但这两种燃料都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LNG燃料依然会产生碳排放,而目前全球有95%的氢为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灰氢”,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

因此,许多航运公司正在把转型的资金投入还在萌芽阶段的船用燃料技术。举例而言,马士基就押注甲醇燃料,并已经订造了多达12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计划在2024年开始投入运营,这是其实现204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海运业能否完成远大的减碳目标还不确定,但碳费的征收已是在陆地蔓延的新能源趋势,也将扩散到海洋领域。

END

关键词: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