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将建设广东最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2023-09-07 08:40 | 羊城派 国内造船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居世界第一。热火朝天的产业态势也出现在广东重要造船基地江门市。据悉,今年上半年经江门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交付出境新造船舶的总产值量已超2022年全年。

记者日前采访时了解到,在江门积极实施“工业振兴”工程的背景下,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成为当地打造海洋经济的新突破点,江门将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造船重镇瞄准海工装备领域

今年7月13日,总吨位达40000吨的“EVA CARLTON/卡尔顿”新造船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洋船舶”)船坞出发通关。这是该船厂年内第8艘交付出境的新造船舶。

据了解,南洋船舶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可建造10万吨以内船舶,以现代节能型小灵便散货船为主。因其建造船型性能优异,成为国际标准船型之一,被国际市场称为“南洋型”船,主要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区。今年2月,南洋船舶还荣获了2022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据介绍,今年,南洋船舶计划交付13艘船,且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

南洋船舶在市场上的地位,反映了江门造船业的重要性。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江门拥有全省1/10的大陆海岸线,港口优良、航运便利,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江门造船厂后,江门一直是广东造船业发展重镇。

据悉,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提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制造等临海工业。目前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已形成了以新会银洲湖区域为核心区的发展格局,拥有规上船舶企业15家,主要集中在中游的船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以及下游的船舶拆解回收、修船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南洋船舶、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海星游艇、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等。2022年,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56亿元,累计增速82%。今年一季度,江门海关共监管出口新造船舶12艘,货值7.1亿元,货值同比增长2.2倍。

着力提升研发与生产能力

2021年,江门市印发《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方案》,计划到2025年,力争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打造成全省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基地,加快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江门市领导曾明确指出,要提升核心部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能力。记者注意到,相关龙头企业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力。

中交四航局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超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成立了船舶制造、装备智造、钢结构、机电工程与BIM等五大创新工作室和智慧机电装备工程中心,着力提升在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安装、运维等船舶与装备、钢结构工程、机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如此,为抢抓发展机遇,该公司还在古井厂区投资配置了绿色装配式钢结构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升重型钢结构工程制作施工能力,并自主研发了“智慧工厂”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现场、应急管理及对各项目可视化、智能化、系统化的遥距管理。“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向打造‘装备研发制造+钢结构机电工程业务’的科工企业目标迈进”。

而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国红也介绍,公司建成全球最大机械化梳式滑道(15万吨级),总长257米,能够满足船舶修、造、拆,以及大型海工结构的制造和上下水。依托先进的滑道设备,威立雅先后完成了亚洲最大的盾构机总装、全球最大的半潜驳船总装、广东省海上风电塔筒制造以及香港重点桥梁工程预制件总装下水。目前,该公司正在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投资建设高科智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厂房23万平方米,力争今年底投产,主要为海工等装备配套智能化生产。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南洋船舶通过采用数字化焊接设备、数字化激光切割设备等智能装备,有效解决了造船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焊接效率低等问题。

“全球最大”江门造

日前,全球最大的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在江门下水。这艘船从开始建造到下水,每个环节都展示了江门海工装备产业的制造能力。

“四航永兴”号由中交四航局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承建,于2021年开工建设。据介绍,该船长164米、宽65米、型深10.2米,最大下潜深度26.8米,其总用钢量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用钢量相当。这艘“庞然大物”有相当于1.5个足球场大的甲板,四个角落位置均有一座约6层楼高的塔楼。“四航永兴”号两座艉塔楼可通过液压顶升及滑轨装置进行移动,使“半潜驳”变为“甲板驳”,做到“一船两用”,可用于海底隧道大型管节运输、修造船舶的船坞、大型沉箱的预制平台,还可用于海上大型构件的拖航运输、工程船舶的调遣运输和海上施工救援的作业平台。

“四航永兴”号不仅能满足全球各大洋间的调遣运输需求,更能到达大型驳船不能深入的浅港和河口进行作业,是浅海地区大型项目的‘施工神器’。同时,它还能充当海上船坞,快速维修受损船舰,变身‘海上医疗站’。”中交四航局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红宇介绍。

据悉,“四航永兴”号创新采用了“分段建造+水上合拢”实施方案,将主船体切分成四个总段依次下水,再将各总段进行水上合拢。“所有总段完成水上部分合拢后,焊缝一次无损检测合格率达100%,实现了‘水上无缝拼图’。”中交四航局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工程师饶燃介绍道。

这艘世界级海工重器的诞生,凸显了江门向海图强的决心。日前召开的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其中更是明确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为主线壮大第二产业,规划建设海工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专用船、救援船、无人船艇、深海网箱自动清洗机器人等海工装备产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讯 谭耀广

 

END

关键词: 江门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