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订单流向中国,欧洲船厂能“抢回”市场份额吗?

2023-11-02 17:45 | 中国船检 船市观察


欧洲近海船队更新浪潮涌动,许多新一代复杂先进和创新型船舶建造订单都落在了亚洲船厂(尤其是中国船厂)手中,今年5月的数据显示,欧洲船东共有60艘近海船舶正在亚洲船厂建造,在他们已下单和正在建造中的202艘近海船舶总量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这其中,中国船厂接单表现尤为突出。这意味着欧洲船厂的又一个细分市场正在成为亚洲船厂的天下。不过,巨大的船队更新需求也为荷兰和其他西欧船厂提供了重新占领部分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为促进本土造船业发展,近日荷兰政府与海事行业合作推出了一项全面的海事制造产业政策,双方将在2024年和2025年共同投资6000万欧元用于造船业创新。该政策强调了加强荷兰在全球造船业中的地位、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迫切需要,并提出了振兴造船业的关键战略。并指出,当前全球船队平均船龄已达22年,而船舶服务寿命通常为30年左右,还有7年就会有大批船队更新的需求释放出来,造船业应为此做好准备。

现实差距

据负责制定这项政策的荷兰内阁特使Marja van Bijsterveldt称,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过去几十年中,荷兰的商船建造全球市场份额已被亚洲占据了绝大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的45%降至目前的4%(以造船量计算)。凭借远见卓识和政府对企业的坚定支持,亚洲,尤其是中国,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欧洲订单,包括建造更复杂的船舶。

她补充说:“据船东称,如今在荷兰造船比在亚洲造船要贵20%到40%。这些数字令人震惊,如果我们不设法扭转这种局面,最终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荷兰的安全、能源转型和繁荣都依赖于船舶。我们再也无法承受近几十年来的自由放任政策。”

荷兰船厂的很大一部分潜在产能是由相对较小的船厂形成的,它们目前从事分段建造或小型工作船的建造。这些船厂往往难以提供为货船船东建造新船所需的退款担保。

补救措施

在未来两年内,荷兰政府和海事行业将各拨款3000万欧元,用于技术和可持续创新。造船业和政府将合作采取25项措施,解决25个瓶颈问题,分为5项行动方针。这些措施包括在船舶采购中优先考虑国家利益、改善融资和财政法规,以及保护造船厂免受住房建设的影响。还将解决造船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政府和行业还将共同开发5个先行项目,在船舶建造、改装和维修中推动应用新技术、新工作方法和新盈利模式。例如,“船舶核动力推进”项目将探索如何应用核技术增强航运可持续性,使船舶在海上续航更持久。“海事总体规划”项目计划建造多达40艘以LNG、甲醇、氢气为燃料的可持续船舶,已经获得了国家增长基金(National Growth Fund)2.1亿欧元的支持。

“未来船厂”项目计划将船舶建造成本降低10%至15%,并通过数字化和机器人技术来优化船舶建造。荷兰北部造船厂已经在与合作伙伴探索开发机器人工厂的可行性,其目的是集中数字化生产钢面板和分段。而FieldLab数字化造船4.0项目正在开发数字化造船工艺,该项目对船厂焊接和装配过程中应用数字化和机器人技术进行了研究、测试和培训。数字化将使机舱和船舶电气系统的装备和安装更加高效。

理想很丰满

荷兰船舶设计公司Conoship International总经理Jan Jaap Nieuwenhuis表示,欧洲船厂要在价格上与亚洲船厂竞争很困难,但也并非不可能。许多研究项目表明,在比较整个项目成本(包括建造监理、现场团队、从亚洲到欧洲的运输成本、保险等)时,每公斤降低约1欧元的价格就足以将成本价格降低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此外,航运脱碳进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对新技术,如船上碳捕集设备、大规模风力推进或船舶电气化还将有进一步的需求。目前,一些西欧公司正在开发这类技术。而相关技术开发商与船厂之间的早期合作与整合可以为欧洲造船业带来先机,并以比亚洲船厂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建造应用这些技术的船舶。当然,这需要开放的态度以及合作与创新的意愿。

荷兰Ferus Smit船厂的高级造船工程师Rick Brinkman表示:“欧洲造船业正在重新赢得航运公司的青睐。这是因为其交付可靠性更高,而且消除了各种风险。”Jan Jaap Nieuwenhuis也指出,大多数船东都清楚在西北欧造船的优势,如质量高、交付可靠性高、便于建造监理、二手船价值更高、知识保护等。只要有合适的价格和条件,并不难说服许多船东选择在欧洲造船。而满足这些条件的要素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开发中。“我们相信,只要迅速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并强化这些举措,我们还来得及防止短途造船输给亚洲。”

END

关键词: 大量订单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