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值超500亿!安徽省造船业有雄心
2024-07-05 21:32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日前,《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安徽省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全链条一体化发展,为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方案》明确,至2027年,安徽省船舶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造船完工量达到300万载重吨,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实施方案》提出,至2027年,安徽省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特色海洋工程装备及游船游艇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场景应用将实现新突破,高端装备占比显著提升。新建及改造的绿色智能船舶数量将快速增长,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及改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数量快速增长,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培育2个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2024年、2025年、2026年和2027年每年新建及改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数量分别达到50艘、100艘、150艘和200艘。
资料图/来源:安徽网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统筹推进船海装备研发与应用、全面升级船海装备发展水平、着力培育良好船海产业生态、探索创新船海产业发展模式等4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明确,大力发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推进船用电池、液化天然气、甲醇、氢等绿色动力研发应用,加强船舶自主航行、靠离泊、货物装卸、机舱设备监控、快速充换电等安全环保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新型数字化智能船用设备研发,开展基于5G网络的“岸基架控、船端值守”船舶航行新模式研究,重点突破船岸协同下的远程驾驶技术和碰壁技术;探索制定内河绿色智能船型目录,加快绿色智能船舶推广应用。
同时,积极发展特色海工装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海洋工程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创新,探索发展海洋油气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平台供应船、潜水支持船、海洋综合调查船、科考船、溢油回收船、海上压裂船、海上风电运维船、饱和潜水系统等特色海洋工程装备。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游船游艇产业,加快推进绿色动力在旅游客船、中小型游船游艇等领域推广应用,力争在新能源游船游艇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实施方案》提出,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加快培育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高水平研发设计单位,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创新平台;积极与国家有关科研计划对接,实施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打造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央企、外省一流研发院所在皖设立分院所,鼓励省内研发设计单位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分部,加强技术合作交流。强化船舶工业设计,不断提升外观和内部装饰美学水平;引导企业聚焦新产品研发设计要求制定国家、行业、团体和企业标准。
《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制造模式转型升级,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制造技术融合,探索推动5G技术在焊机联网、机器视觉检测、AR远程指导、船舶VR建模、AGV运输、现场安全管控等方面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在采购、生产、运营、管理、营销、融资中应用。以船舶总装建造为重点,优化切割、焊接、涂装等关键制造工序和流程,加快数智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资料图/来源:芜湖造船厂官方微信
《实施方案》强调,加快关键配套环节延链补链,拓展延伸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推进新型动力系统、新型材料、船用通信导航系统、邮轮游艇等重点核心配套装备研发,提升船用电气设备、舱室设备、甲板机械等传统优势领域近地配套保障能力,支持配套产品通过船级社、船检认证。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融资保障,统筹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作为母基金出资,以母子基金架构,探索设立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安徽省内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信贷资金,支持绿色航运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适度降低利率和保险费率,为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行业特点,探索推行绿色金融,适当提高配套流动资金贷款比例,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推广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业务,完善建造中船舶抵押登记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压减办理时限,对信用记录良好企业提供容缺办理、并联办理等便利服务。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做强做优企业主体、培育打造装备产业集群、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以及建立利益共享发展模式、推行新型商业发展模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