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货真价实军工股 非船业务亮点多
2010-08-10 08:08 | 海通证券 船舶股票
我们近日对中国重工进行了调研,与公司及下属几家控股子公司的高管进行了交流。
我们认为此次调研将有助于纠正市场对公司的认识偏差。
1)公司是货真价实的军工企业
根据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中公布的备考合并盈利预测,2010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461元,公司最新股价7.50元,对应的动态PE仅为16.3x。由于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中表示收购资产标的大连船舶重工和渤海船舶重工在资产注入前已进行了军民线分离,因此市场误以为注入上市公司的是纯粹的民船资产,从而将资产注入后的公司作为一家船舶企业看待,而船舶行业目前处于景气周期底部,这直接导致了公司估值水平偏低。但我们认为市场对公司存有较大的认识偏差。
我国船舶行业军民融合度较高,国家对军品施行的是"以民保军"战略,即造船设施军民共用,军舰制造过程中的船体制造、分段切割、硒装等均属于军民通用业务。我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常规和非常规水下舰艇、舰载武器装备的绝大部分均由中国重工所属的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的造船企业提供。此次资产注入,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虽然进行了军民线分离,但我国大型水面舰艇建造业务中的军民通用部分,如钢板预处理、分段制造、电器安装、管线、部件安装等已全部进入到民品公司中,分离出去的只有总体安装、武器调试、试航等军品核心业务流程,军舰制造产业链(不包括舰上武器装备)中价值占比约70%的业务和资产已置入到上市公司中。
本次资产注入后,中国重工将成为我国军工类资产注入最大的一家公司。我国军工企业分为核心、重点、一般三类,其中重点类军工企业一共11家,本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均已进入到重点类军工企业序列中,这一类军工企业目前在上市公司中除中国重工外仅有西飞国际一家。而且,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山海关船舶重工均有相当部分关键性的涉军设备需要向国家科工局报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重工的军工企业性质。
2)非船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
资产注入后的中国重工,造船和修船业务约占收入的58%左右,船舶配套产品约占收入的20%左右,军工、海洋工程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即重工产业)约占22%左右。但公司目前已将非船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预计到2015年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造船业务占比将下降到36%左右,修船业务占比下降到6%左右,海工装备占比提升到15%左右,军品和能源交通装备(重工产业)占比将提升到43%左右。届时非船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50%。
3)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目前具有年产海洋钻井平台10座的能力,并有望在海洋工程特种船领域取得突破,我们预计2010年公司海洋工程业务收入将达到150亿元-200亿元的规模。
4)公司旗下现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
上市公司旗下拥有12家高科技企业,其中青岛双瑞(防腐和水处理)、洛阳双瑞橡塑科技(轨道交通安全环保系列产品,包括新型轨道减振扣件、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及电缆支架、合成轨枕、高强聚苯乙烯发泡材料(XPS)等)、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军民用油污过滤元件,即将投产。中国市场现有该类产品均来自美国,公司投产后有望全面取代美国产品)、上海齐耀(螺杆压缩机)、连云港杰瑞电子(风电控制系统)等五家企业均在所属细分行业负责制定行业标准,拥有行业主导的话语权。以青岛双瑞为例,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15家具备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压载水处理装置生产资格的企业。国际海事组织为防止海洋生物入侵这一国际公害,要求所有的远洋
船从2012年开始,最迟不得晚于2017年强制执行压载水处理办法,即强制安装压载水装置。按照目前全球远洋船60000条、国内2000条,2012-2017年全球新增10000条、国内新增2000条估算,公司业绩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5)造船业务稳步发展
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大连船舶重工为我国销售收入最高的造船企业,生产任务已排至2013年。其中,在船价高峰期承接的订单任务已排至2012年,而船价下滑之后承接的订单任务要在2013年才开始交付。公司已承接订单的首付比例要求极高,普遍在40%左右,个别合同则要求在80%左右,而国内船企普遍的接单首付比例仅为20%,因此公司在手订单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们判断公司未来三年造船业务的收入仍将稳步增长,并不会出现市场担心的下滑。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较为合理的PE估值水平应在20x以上,6个月目标价9.22元,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此次调研将有助于纠正市场对公司的认识偏差。
1)公司是货真价实的军工企业
根据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中公布的备考合并盈利预测,2010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461元,公司最新股价7.50元,对应的动态PE仅为16.3x。由于公司在定向增发预案中表示收购资产标的大连船舶重工和渤海船舶重工在资产注入前已进行了军民线分离,因此市场误以为注入上市公司的是纯粹的民船资产,从而将资产注入后的公司作为一家船舶企业看待,而船舶行业目前处于景气周期底部,这直接导致了公司估值水平偏低。但我们认为市场对公司存有较大的认识偏差。
我国船舶行业军民融合度较高,国家对军品施行的是"以民保军"战略,即造船设施军民共用,军舰制造过程中的船体制造、分段切割、硒装等均属于军民通用业务。我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常规和非常规水下舰艇、舰载武器装备的绝大部分均由中国重工所属的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的造船企业提供。此次资产注入,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虽然进行了军民线分离,但我国大型水面舰艇建造业务中的军民通用部分,如钢板预处理、分段制造、电器安装、管线、部件安装等已全部进入到民品公司中,分离出去的只有总体安装、武器调试、试航等军品核心业务流程,军舰制造产业链(不包括舰上武器装备)中价值占比约70%的业务和资产已置入到上市公司中。
本次资产注入后,中国重工将成为我国军工类资产注入最大的一家公司。我国军工企业分为核心、重点、一般三类,其中重点类军工企业一共11家,本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均已进入到重点类军工企业序列中,这一类军工企业目前在上市公司中除中国重工外仅有西飞国际一家。而且,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山海关船舶重工均有相当部分关键性的涉军设备需要向国家科工局报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重工的军工企业性质。
2)非船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
资产注入后的中国重工,造船和修船业务约占收入的58%左右,船舶配套产品约占收入的20%左右,军工、海洋工程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风电设备、核电装备、铁路货车等,即重工产业)约占22%左右。但公司目前已将非船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预计到2015年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造船业务占比将下降到36%左右,修船业务占比下降到6%左右,海工装备占比提升到15%左右,军品和能源交通装备(重工产业)占比将提升到43%左右。届时非船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50%。
3)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目前具有年产海洋钻井平台10座的能力,并有望在海洋工程特种船领域取得突破,我们预计2010年公司海洋工程业务收入将达到150亿元-200亿元的规模。
4)公司旗下现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
上市公司旗下拥有12家高科技企业,其中青岛双瑞(防腐和水处理)、洛阳双瑞橡塑科技(轨道交通安全环保系列产品,包括新型轨道减振扣件、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及电缆支架、合成轨枕、高强聚苯乙烯发泡材料(XPS)等)、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军民用油污过滤元件,即将投产。中国市场现有该类产品均来自美国,公司投产后有望全面取代美国产品)、上海齐耀(螺杆压缩机)、连云港杰瑞电子(风电控制系统)等五家企业均在所属细分行业负责制定行业标准,拥有行业主导的话语权。以青岛双瑞为例,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15家具备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压载水处理装置生产资格的企业。国际海事组织为防止海洋生物入侵这一国际公害,要求所有的远洋
船从2012年开始,最迟不得晚于2017年强制执行压载水处理办法,即强制安装压载水装置。按照目前全球远洋船60000条、国内2000条,2012-2017年全球新增10000条、国内新增2000条估算,公司业绩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5)造船业务稳步发展
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大连船舶重工为我国销售收入最高的造船企业,生产任务已排至2013年。其中,在船价高峰期承接的订单任务已排至2012年,而船价下滑之后承接的订单任务要在2013年才开始交付。公司已承接订单的首付比例要求极高,普遍在40%左右,个别合同则要求在80%左右,而国内船企普遍的接单首付比例仅为20%,因此公司在手订单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们判断公司未来三年造船业务的收入仍将稳步增长,并不会出现市场担心的下滑。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较为合理的PE估值水平应在20x以上,6个月目标价9.22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