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能源政策专家呼吁中国将航运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2024-10-23 19:43 | 劳氏日报 船舷内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2024北外滩论坛上发表讲话      来源:北外滩论坛

一位能源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政策专家建议中国政府将航运业纳入其全国碳排放市场,以释放国内清洁燃料业务的巨大潜力。

此番言论正值外界日益猜测全球最大贸易国是否会效仿欧盟,对商船排放征税之际,这可能会使该行业的脱碳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一位中国顶尖的能源和政策专家建议政府将航运业纳入国家碳市场。

此言论正值外界猜测全球最大贸易国是否会效仿欧盟,对商船的排放征税。此举可能会加剧该行业脱碳前景的复杂性。

在日前召开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我们最近建议有关国家部门将航运业纳入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

黄震的研究重点包括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发动机,以及能源政策和战略。他是全国政协常委以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纳入航运业)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进一步降低绿色燃料的溢价,并为中国生产的绿色燃料打开市场空间,” 他补充道。

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其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采用的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排放需求在市场上买卖碳排放配额。

但该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仅覆盖发电行业,流动性相对较低。计划纳入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石化、航空等。

与此同时,中国巨大的生物质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使其成为未来清洁燃料(如绿色甲醇和绿色氨)的主要生产国。

这吸引了大量相关项目的投资,包括来自大型航运公司如马士基和中远海运的投资。

然而,为满足航运业及其他行业大规模脱碳需求所需的未来燃料量仍然微不足道,经济可行性被认为是广泛采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航运业一直呼吁监管支持,以建立相关的碳价机制和燃料标准,消除传统化石燃料的价格优势。

但绝大多数航运企业支持由国际海事组织(IMO)管理的全球征费系统,而不是单方面的区域性法规,因为后者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并增加合规成本。

欧盟将航运排放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和FuelEU Maritime的举措引发了行业批评,但客观上也促使涉及欧洲航线的公司加快脱碳步伐,增加从船舶改装到订购可使用替代燃料的新船的投资。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和制造品出口国,中国若效仿欧盟的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航运业的排放合规成本,至少在IMO能够及时提供其全球解决方案之前是如此。

考虑到中国在IMO倡导的审慎的碳定价方案,其是否会在本国采取更为激进的立场仍不确定。虽然此举可能有助于一些国内行业,如造船和可再生能源,但也可能对其他中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运工程专家严新平对《劳氏日报》表示,将航运业纳入中国的碳市场可能会给船公司和港口运营商带来压力,因此监管机构必须考虑其合规的承受力。

“所以在这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进展,”他说。

尽管如此,中国国有航运和港口巨头的高管们在此次论坛上继续展示了他们雄心勃勃的绿色转型计划。

中远海运董事长万敏表示,未来将在中欧,中国到美西,中国到南美西等绿色走廊集装箱航线,在西非铁矿石运输,在中东原油运输中投入绿色甲醇动力船舶。

“为保障绿色能源供应和加速,中远海运联合上海港等头部企业正在全面参与绿色燃料的生产、运输、加注与认证,”他说。

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则重申了该港口成为亚太地区绿色能源加注枢纽的愿景。

他表示,上海港已于2024年4月完成了首次船对船的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加注,建立了从绿色甲醇进口、储存到船舶加注的全流程操作。

他还表示,上海港正在扩大岸基加油和储存设施,建造第三艘LNG加注船,并协助政府建立国际绿色燃料交易中心,以提升贸易量。

“围绕全力打造亚太船舶绿色能源加注中心目标,我们确立了上海港绿色能源规模化加注的远期目标和实现路径,”顾金山表示。

END

关键词: 碳交易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