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海洋装备研究院申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4-12-05 20:14 | 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2024年度重点专项项目申报结果揭晓。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与海洋集团成员企业珠海市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装院”)联合申报的“东海南海新型桁架类养殖设施技术规范体系及安全预警系统应用研究(共性技术类)”研发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 旨在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拥有广阔丰富的海洋及内陆水域资源,海洋农业(如海水养殖等)与淡水渔业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产业不断发展,面临着诸如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良种培育及养殖技术不够先进、渔业装备智能化水平不足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设立“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专项,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来攻克难题,推动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海装院研发实力获得业界认可 项目成功申报
海装院技术团队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形成深远海集群、大型智能装备、游弋式工船、渔旅融合四种养殖模式的工程产品谱系。研发的养殖装备涵盖半潜式、全潜式等各种门类,设计了包括耕海一号(二期)、深蓝二号、九洲一号养殖工船等近20台套海洋养殖装备,投入运营后获得客户普遍好评。
本次研发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海装院参与联合申报,项目研究周期自2024年10月至2028年9月,为期四年。总经费预算5000万元,其中申请国拨资金2500万元。海装院在本项目中承担五个研究课题中的两项重要任务,主持其中一个课题研究。
项目以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州)为依托,聚焦东海南海区域的养殖设施、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智能预警和安全生产等关键问题,通过伶仃系列桁架式网箱的研制,进行桁架类网箱养殖设施工程综合评价技术与设计标准的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突破典型养殖鱼类环境胁迫响应与养殖技术、深远海养殖区域环境与生态灾害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发深远海养殖安全运维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管控系统,建立深远海集群式智能化的渔业养殖模式。并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形成标准海的规范和标准体系,立足珠海推动东海南海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在本次申报中,面对国家级科研机构等强劲竞争对手的挑战,海装院技术团队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海洋集团拥有万亩优质海域这一得天独厚的示范条件,最终成功脱颖而出,彰显了团队的实力与优势。
提升“珠海造”品牌技术含金量 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珠海市海洋资源开发管控平台,海洋集团始终以“统资源、抓技术、抓终端”为发展思路,以科技为引擎,驱动海洋产业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持续夯实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接下来,海洋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同时整合集团资源,不断吸引与培育高端人才,将进一步提升“珠海造”品牌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珠海乃至更广阔区域的海洋经济迈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