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中华造船老厂长李庆科与世长辞享年93岁
2024-12-17 11:23 | 国际船舶网 船界人物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舶行业系统知名企业家、沪东造船厂原厂长李庆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93岁。
李庆科同志1931年5月19日生,湖北省江陵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厂长”荣誉称号。他1954年本科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分配到沪东造船厂工作,历任轮机建造师、技术组长、车间副主任、技术科长、研究设计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副厂长、厂长,为祖国国防事业和造船事业贡献毕生心血和才智。
1955~1958年,李庆科同志任“6601”护卫舰的轮机建造师,负责主机安装调试,并通过国家鉴定。1962~1965年他负责我国第一台船用万匹机(8820)的试制并安装在我国第一条自制万吨轮“东风”号上。上世纪60~80年代,他长期主持沪东造船厂柴油机的研制开发,使82系列柴油机日臻完善,为E390VA中速二冲程大功率机和引进的HD-B&WL55低速机的研制、试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并分别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一等奖和国优金质奖。
1984年11月,李庆科同志担任沪东造船厂厂长后,非常注重企业现代化管理,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前瞻的科技意识。他积极推行工厂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厂内机构,在工厂推行方针目标和目标成本管理、托盘管理、工程管理等十多种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理顺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由生产管理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他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他积极吸收国外先进造船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与国外友好船厂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当时世界领先的IBM4381信息系统,成为中国首家以计算机设计船舶管理企业的船厂;他大力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船舶行业最大规模技术改造,为工厂进一步发展、实现走向世界打下扎实的基础。
李庆科同志高度重视工厂产品开发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按照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当时制订的“国内为主,积极出口;船机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多次率团赴西欧、美国、日本考察洽谈业务,使工厂的船舶产品逐步进入香港、西欧、南美和东南亚市场。1987年4月,他代表工厂与德国哈帕.劳埃德航运公司签订的2700箱冷风集装箱被称为“未来型”船舶,该船成功交付,标志着当时中国船舶行业迈上新台阶,提高了中国在世界造船业的地位,为公司后续超大型集装箱船研发建造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与此同时,他积极开拓非船市场,主动服务上海重点市政工程建设。1985年工厂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建造的三座人行立交桥落成,受到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同志和市民的高度肯定。1988年12月,工厂成功建成当时国内最高的多功能钢结构大楼——北京京城大厦,填补了我国超高建造钢结构制造的空白。1989年2月,工厂成功中标南浦大桥钢结构,为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作出重要贡献。他还主持开发了多种高技术船型和大马力柴油机,使工厂成为船机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为步入国际经济舞台积极创造条件。
他积极引导全厂员工转变观念,建立市场竞争意识,取得丰硕成果。他强调工厂发展要坚持“6个取胜”原则,即:质量以优取胜、技术以新取胜、成本以低取胜、周期以短取胜、服务以良取胜、信誉以好取胜。做到3个不断线,即:军品不断线、出口船舶不断线和非船机产品不断线。经过全厂员工共同努力,仅用三年左右时间,工厂的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初步形成军民舰船、修船、大型钢结构工程、压力容器、大马力柴油机、陆用电站、冶金设备和港口机械等八大门类产品,并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使企业活力大增。1987年合同成交额高达5亿元,工厂经济效益在中国船舶行业中稳居领先地位。工厂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1984年沪东造船厂被评为全国企业管理优秀企业,1985年被评为全国工交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最佳企业,是国家经委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重点单位之一。沪东造船厂有16种船机产品29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银质奖和部、市级优质奖,工厂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良好信誉。
李庆科同志具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关心职工、团结职工、依靠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李庆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李庆科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勤俭节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赢得全厂职工的尊重和钦佩。李庆科同志退休以后,但仍非常关心中国造船事业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的发展。
李庆科同志具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关心职工、团结职工、依靠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李庆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李庆科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勤俭节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赢得全厂职工的尊重和钦佩。李庆科同志退休以后,但仍非常关心中国造船事业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