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氏日报:2024年全球十大海事科技领袖
2024-12-18 19:58 | 劳氏日报 船界人物
随着航运碳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动机设计公司、软件公司、船舶设计公司以及风帆推进系统开发商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在推动航运脱碳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
康士伯海事(Kongsberg Maritime)的丽莎·爱德华森·霍根(Lisa Edvardsen Haugan)被评为今年的顶尖技术人才,这家挪威海事设备集团通过提供多种产品创新,助力满足船舶碳减排需求
01 / 丽莎·爱德华森·霍根(Lisa Edvardsen Haugan),康士伯海事 (Kongsberg Maritime)
康士伯公司在推动航运业迈入新千年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其海事部门的总裁丽莎·爱德华森·霍根正在引领这一变革。
担任该职位两年多以来,霍根加大了努力,致力于解决航运业的重大脱碳问题。
康士伯海事设计了四艘电池动力的混合动力平台供应船,为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安装了节能技术,并正开发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生物影响的超静音推进系统。
然而,康士伯的资源投入并不仅限于新技术。其健康管理部门通过实时分析船舶推进器收集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故障并将停机时间降至最低。
所谓的“推进器即服务”模式甚至可以在船舶停靠港口期间进行推进器的更换,直接将故障推进器替换为另一台推进器,仅需一夜之间完成。
02 / 乌韦·劳伯(Uwe Lauber),曼恩能源解决方案 (MAN Energy Solutions)
航运业的发动机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是“无名英雄”。在航运业的历史中,人们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忽视这些制造商的贡献,但这一切现在已经发生改变。
如今,航运业正进入一场脱碳“军备竞赛”——而曼恩能源解决方案正是领跑者之一。
德国制造商曼恩能源解决方案的首席执行官乌韦·劳伯正引领这一变革,公司刚刚在其位于哥本哈根的研究中心开始对其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进行全面测试。
但就像太空竞赛一样,劳伯的公司也有竞争对手。WinGD正在开发自己的双冲程发动机,目前也处于测试阶段,计划于2025年底交付。
这些制造商曾默默无闻地致力于提升船舶效率,而如今,它们已成为行业的焦点。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收紧,像劳伯这样的领导者肩负着航运业很大一部分的希望。劳伯当然希望赢得这场竞赛,但即便如此,这场竞赛的存在对航运业未必是坏事——只要它能够保持甚至加速令人惊叹的研发进程。
03 / 霍坎·阿格内瓦尔(Håkan Agnevall),瓦锡兰 (Wärtsilä)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脱碳是一种必要行动,而总部位于芬兰的瓦锡兰将其视为一项战略——一个提升行业地位的机会,以及巩固其作为航运技术先驱的地位。
带领这家芬兰公司的,是首席执行官霍坎·阿格内瓦尔(Håkan Agnevall),他即将结束担任该职位的第四年。
在阿格内瓦尔的领导下,公司取得了稳健的财务表现,但其技术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2023年底,瓦锡兰宣布推出其首款氨动力四冲程双燃料发动机,并在其31DF发动机上将甲烷泄漏率降低至接近1%。
甲烷泄漏被认为是阻碍LNG燃料船舶广泛采用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许多人认为LNG是目前唯一现实可行的选项,因此尽可能降低甲烷泄漏至关重要。
对于阿格内瓦尔和瓦锡兰来说,脱碳带来了关键的增长机遇。
正如他在接受《劳氏日报》采访时所言:“我们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航运业脱碳‘问题’的真正规模。”
04 / 多米尼克·施奈特(Dominik Schneiter),WinGD
总部位于瑞士的船用发动机设计公司WinGD在2024年为其X-DF-A氨燃料发动机积累了大量订单,同时巩固了其在LNG运输船新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
结合其在LNG双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推进解决方案和数字优化平台方面的进一步进展,显而易见,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施奈特正领导着一个多层面的雄心勃勃的战略,致力于提供航运业脱碳所需的技术。
过去一年,WinGD的X-DF-A氨燃料发动机开发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发动机的最终测试正在进行中,首批交付计划于2025年完成,目前已有约30台订单。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在不断增长的氨燃料运输船市场中获得了更多氨燃料主机设计订单。其他重要订单还包括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船东AET提供氨燃料阿芙拉型油轮的主机供应。
WinGD还在其他领域不断创新。其最新发布的X-DF双燃料LNG平台的扩展技术,即可变压缩比技术,提升了两种燃料的效率和排放性能。自2023年6月推出以来,该技术已获得超过100台订单。
05 / 萨米尔·卡拉(Sameer Kalra),阿法拉伐(Alfa Laval)
阿法拉伐(Alfa Laval)生产的海事设备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船舶领域,可以说在大多数商船上都能找到其产品。这一覆盖面尤其得益于过去十年间瑞典公司收购了多家重要的海事机械制造商。
近年来,阿法拉伐在海事数字化领域不断扩展。2021年,该公司收购了挪威天气分析软件提供商StormGeo,2022年又收购了丹麦公司BunkerMetric,进一步拓展了其业务范围。
在11月于伦敦国王学院举办的未来海事论坛(Future Maritime Forum)上,阿法拉伐海事部门总裁萨米尔·卡拉表示,航运业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他认为,行业必须倡导全球统一且技术中立的法规,并通过明确的惩罚和激励措施来推动这些法规的实施。
此外,他强调,行业组织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以促进脱碳路径的实现,并为绿色技术创造需求。
06 / 阿里·里亚兹(Ali Riaz),OrbitMI
尽管成立仅五年多,总部位于纽约的海事软件公司OrbitMI已经对行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OrbitMI于2019年从瑞典油轮运营商Stena Bulk分拆出来,提供一款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无需硬件或软件安装,旨在帮助企业挖掘数据中的隐藏价值。
OrbitMI的解决方案以其能够在不干扰现有运营的情况下实施而闻名,并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情报与分析、合规、租船、船舶跟踪和天气路由等。
在首席执行官阿里·里亚兹的领导下,公司与多个重要行业参与者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Nautilus Labs、DTN,以及最近与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达成的迄今最具影响力的合作协议。
此外,OrbitMI持续优化其平台和产品。在过去12个月中,公司推出了一个旨在提升LNG运输船效率的全新云端系统,以及专为干散货行业定制的数据服务。
07 / 诺亚·西尔伯施密特(Noah Silberschmidt),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
诺亚·西尔伯施密特领导的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今年,该公司订单量突破200大关,越来越多的现有船东和新造船业主选择安装其空气润滑系统,以提高船舶效率并节省燃料。
虽然我们尚不清楚当前各种燃料中哪种会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有的话),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燃料都将非常昂贵。
正因如此,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西尔伯施密特对其公司未来的相关性充满信心。他在接受《劳氏日报》采访时表示:“绿色燃料占用更多空间,且密度更低。”
航运业中部分人回归LNG的现实主义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Silverstream的成功。
西尔伯施密特的技术能够立即见效——无需等待五年,也无需依赖购买协议或供应合同。
08 / 格温·肖特韦尔(Gwynne Shotwell),星链(Starlink/SpaceX)
很少有公司能像Starlink一样,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卫星连接服务提供商几乎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航运业与互联网的关系。
得益于基于数据使用量而非速度的统一定价模式,船员们从等待20分钟加载一条WhatsApp消息,到如今可以在海上实时观看体育赛事直播。
首席运营官格温·肖特韦尔负责公司日常运营,而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则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美国政治事务。
肖特韦尔于2002年加入SpaceX,当时公司仅成立一年。20多年后,Starlink已经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营业额,并持续发射更多卫星。
尽管Starlink(以及肖特韦尔)最初或许并未将主导航运连接市场作为目标,但正如Seaspan首席运营官托尔斯滕·彼得森(Torsten Pedersen)所言,随着“报告海啸”的到来,Starlink将在海事领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就海员的体验而言,很难想象比Starlink的低地轨道卫星连接更具变革性的技术。如今,视频通话家人或观看下一个不容错过的直播赛事,在海上已与在陆地上一样方便——这无疑会成为海员选择下一份工作岗位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09 / 尼克拉斯·达尔(Niclas Dahl),Oceanbird
Oceanbird开发了一种独特创新的刚性翼帆,专为车辆运输船的改装和新造船设计,并获得了欧盟的资金支持。
这家由阿法拉伐(Alfa Laval)和瑞典Wallenius Marine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计划于2025年初,在Wallenius Wilhelmsen旗下载车量为7,600辆的“Tirranna号”(IMO: 9377523)上安装首个翼帆系统。这艘船将用于翼帆系统的实际测试。
由“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基金支持的项目最终将装备全球首艘风帆动力车辆运输船——Orcelle Wind号。该船将配备六个Oceanbird翼帆,凭借风帆动力即可达到航速11节。
Orcelle Wind的造船合同预计于2025年签署,计划于2028年交付。
与其他风力辅助系统或风力推进系统提供商相比,Oceanbird的优势在于其背后有瑞典跨国海事设备巨头阿法拉伐的支持。
在总经理尼克拉斯·达尔的领导下,除了车辆运输船和滚装货船,Oceanbird还计划长期为其他类型的船舶提供风力解决方案。
10 / 芬恩·沃莱森(Finn Wollesen),Knud E. Hansen
丹麦船舶设计公司Knud E. Hansen(KEH)是先进船舶设计领域的领先者,长期以来专注于为主要船东定制游轮、渡轮、滚装货船和海工船等类型的设计。
在总经理芬恩·沃莱森的领导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公司一直处于滚装货船设计的前沿,并几乎是在其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北50英里处的埃尔西诺尔办公室中“发明”了滚装渡轮(ro-pax ferry)。
2023年4月,由KEH设计的车辆运输船“Future Way号”(IMO: 9945590)投入运营,这艘船由一家中国船厂建造。
这艘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船舶载车量为6,500辆,是两艘专为满足长期租船方——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Volkswagen)需求而设计的船舶之一。
顾名思义,与标准汽车运输船相比,该新造船在设计上实现了诸多改进。例如,船员居住区被整合到船舶上层甲板中,从而减轻船体重量并增强稳定性。与传统船舶不同,新设计令该船无需压载水即可航行。
其他减重措施包括安装了一条可服务所有甲板的单一坡道,与早期一代船舶相比,这显著加快了货物操作速度。
目前,KEH正在为意大利船东Grimaldi集团设计更多创新型车辆运输船和滚装渡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