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九院: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新一轮转型发展
2025-01-03 19:43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设计
2024年,中船九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跟党中央及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持续践行“两个坚持”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发展路径,强化发展抓手,勠力深化改革,聚焦“双碳”研究,深化业务发展模式调整,推进公司在新一轮转型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战略谋划完善发展路径
中船九院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234”高质量发展方略要求,坚定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抓手,确保公司在新一轮转型发展进程中行稳致远。
一是坚持发展战略不动摇
明确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公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所在,持续坚持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服务,坚持深化船舶工业规划设计核心技术研究,确保公司在新形势下踏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增动力
通过实施机构改革、减员增效、成本工程、提质增效、对标世界一流、国企三年改革等管理提升工作,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和项目运行效益逐年提升;持续推进组织机构调整,优化EPC和全过程咨询业务模式,完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下的业务拓展和资源匹配。
三是持续强化核心技术培育
面对造船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中船九院持续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做实“三个中心”,培育“双碳”技术,深化前瞻性课题等核心技术研究及培育,打造公司新一代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是全面推进EPC和全过程咨询模式
依托专业齐全的优势,中船九院积极尝试以全过程咨询服务带动传统设计咨询业务拓展,持续探索以设计为主导的EPC总承包模式开拓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了从船厂搬迁项目到科研院所项目,再到全过程咨询项目的经营突破,多业务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五是持续推进管理提升
管理提升和风控体系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巡视整改工作,中船九院“立足自身与对标学习,精细管理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深入推进各项管理提升工作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高效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二、强化核心能力 加强业务开拓
2024年,中船九院党委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全面落实公司“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利润指标。
一是积极“走出去”,市场拓展成绩斐然
深耕船海主业及核心业务,持续加大EPC和全过程咨询模式业务的拓展力度,推动船海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出去”成效显著。
——传统业务板块持续增长。深化全过程咨询新业务模式,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实现新突破,全年承接设计咨询业务合同同比提升4.5%,实现启东惠生、扬子泓远、扬州中远海运等一批集团外船厂项目合同承接。以EPC模式大力开拓船海主业工程总承包业务, EPC业务同比提升17.3%,一举包揽长江沿岸几大民营船厂所有超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设计项目。非船业务经营新业务开拓有力,首次承接建筑师负责制设计项目、第一个海洋牧场设计项目,实现新黄浦、华润淮安等一批项目落地;承接核电取排水项目,持续巩固核电行业沉管隧道领先地位。
——数字化平台重点板块实现规模化效应。起重机智能安全保障系统、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数字化车间智能管控系统三大主要产品板块已逐步成型,已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板块产品,从试点应用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变。其中,起重机智能安全保障系统实现了由单一门吊到门座和防碰撞的应用,全年实现合同承接较去年同比提升152%,规模化成效初显。
——科技产业化拓展有力。环保方面,签订试车尾气治理类项目合同,承接龙穴生活区污水处理站改造项目,项目示范效应和设计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智能制造方面,依托核心技术优势,首次承接电控系统总承包项目,实现超40套柔性腿激光幕帘项目业务开拓,九院自主品牌推广有力;首次承接区域智能防撞系统项目,新业务拓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承接扬州中远一批设备检测项目,打造设备检测、咨询、改造新业务模式。船舶内装方面,实现国产化大型邮轮、国内高端客船设计等一批设计合同承接,巩固船装既有业务领域;开辟休闲渔业规划设计业务,新业务领域持续开拓。
——海外项目增量明显。首次亮相新加坡海事展,初次接洽特大型海外设计项目,持续提升公司海外影响力,全年重点围绕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孟加拉、沙特等地落实一批海外设计、总包业务,项目签约数量同比提升16.7%。
二是强化“核心能力”,发展路径不断深化
以打造标杆项目、推进科技创新、优化管控举措和完善业务模式为发展路径,确保公司设计和总承包生产平稳推进,全年完成设计任务近1100项,近三年平均增长率7.3%,保持相对稳定发展态势。
—打造标杆项目卓有成效。在大循环水槽项目,通过深入工艺研究,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复杂设备安装及环境实时监测,打造数字化智能试验设施卓有成效;三亚项目服务内容涵盖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等多种业务模式,以设计技术为核心,统筹提升各专业技术能力,用优质服务为业主创造全咨统筹管理附加价值;天津新港项目通过优化精细化设计,预计优化造价超2000万元;在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中进行工法创新,成为国内首次采用海上圆形围堰结构作为盾构接收井的工程;琼海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项目是同类全国规模最大项目,在大口径新型管材、岩石顶管技术,海水生态处理工艺均有突破性应用。
——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成立公司研发创新中心,紧紧围绕“一中心、二库、三平台”建设,推进“五个一体化”目标逐步实现。推进各类设计导则、指导性文件的实践应用与优化改进,更新、新增陆域、水域、设备、岩土四大类别导则及相关指导性文件10篇;持续加大对族库、项目资源库的更新与应用,完成各类族库建立1520类。深化数字化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全年在江南、天津、渤船等15个重点项目中实践应用并获业主好评。其中,江南风雨棚项目克服工期紧,任务重,技术规格高等各种困难,通过加大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力度,实现按期完工,经受住了16级台风考验,数字化技术效能提升显著。
——“三个中心”建设有序推进。2024年重点在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力度、深化核心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序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完成水工实验室基本建设,编制开放基金指南,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取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咨询机构资质,入选上海市规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商,参与集团工艺发展体系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诊断等专项工程,支撑集团工作落实落地;深度开展基于双碳背景下的船厂钢结构设计、减隔震技术应用、振动控制、流场分析课题研究,相关技术成果在武汉岩土所、交大崇明校区减震项目上深度应用。
——核心技术研究能力持续提高。持续聚焦科研试验、核电配套、地方船厂、大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等业务板块,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同时形成三年科研行动计划,以及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导向的系列经营激励政策,培育公司新质生产力持续向前;发布我国船舶工业工程建设领域首部《船厂建设双碳行动计划》,成立公司双碳研究中心,加大力度推进《双碳背景下船舶总装企业绿色环保及降碳对策技术研究》及各类专项技术研究,双碳技术研究进一步深化;完成前瞻性科研课题指南编制,核电取水隧道海生物清除机器人研究取得新领域突破;上线启用公司外部科研经营平台,实现外部科研开拓新突破,参与完成全球首艘国产智能游艇项目研制;首次获得中国专利奖提名资格;全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参与33项标准编制,申请专利286件,其中发明专利171件,发布SCI/EI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共计15篇,均较去年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2024年以来,中船九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机构改革与减员增效工作,进一步提升运行活力和管理效能;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一体推进 “三不腐”机制建设,持续强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保障公司在新一轮转型发展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