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九院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2025-06-18 20:38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设计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九院公司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关于全面建设世界一流船舶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公司“三+二”战略布局和“两个坚持”发展战略,以“强化核心技术培育”和“加大数字化技术推广”为抓手,不断推进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建设纵深发展,为船舶工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三大系统构筑智能化技术产品矩阵。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以“领域知识+工业数据+模型算法”为技术内核,围绕外部市场需求和数字化平台总体架构及产品标准化、模块化要求,以产品研制和功能提升为方向,开展数字化平台基础平台优化集成和重点产品矩阵领域专项应用研究,成功打造船厂基础设施一体化运维平台,针对大型装备、能源供应、陆域生产车间、水工设施四个方面构建运维产品矩阵,打造高效安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数字化船厂基础设施全链条解决方案。
大型装备智能安全保障系统
大型装备智能安全保障系统实现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从单机防护升级为区域管控,涵盖门式、桥式、门座式等多种机型,日均采集数据量突破30亿条,构建起立体化智能防护体系。通过统筹大型装备、生产任务及人员等物理资源,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技术,该系统可全天候捕捉设备运行数据,精准识别潜在隐患,为设备运维管理优化和预测性维护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这种"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主动防护"的技术闭环,不仅实现安全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在行业智能化转型中树立了标杆示范。目前,该系统在中船集团下属各大企业中累计部署超30台,成功预警关键零部件异常等隐患数十次,有效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形成专利、软著21项,主编国家、集团、行业及团体标准各1项,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技术(A类),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构建“通用平台+分析模块”应用架构,促进水、电、气等专业领域知识库与智能算法多链协同,形成具备能源运行、能源分析、专业分析等功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系统基础数据分析能力持续增强,负荷预测、辅助调度、能效评估等专业分析特色模块不断推出完善。该系统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实现整体落地,打造了数字化能源管理的标杆示范项目。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平台应用后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主要能源消耗降低5%左右,综合用能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智能诊断模块快速定位管网缺陷,运维检修效率较传统人工排查提升超10%,自动报表生成功能则减少80%以上人工统计工作量。该技术形成主要专利、软著30余项,获中国造船工程协会技术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上海市数字城市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充分彰显该项技术在船舶工业能源数字化管理领域的重要价值。
数字化车间智能管控系统
数字化车间智能管控系统以BIM模型为基础,融合车间的能源、设备、环境等多维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车间“数字孪生体”,同时与厂级能源管理和生产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对接,开发数字资产、监测预警、专业分析等功能,成功打通设计、生产、管理全链条,形成船舶车间生产制造环节的“监测-分析-优化”智能化闭环,提供了安全、低碳和高效的车间生产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渤海造船BIM工程数字化车间管控系统与沪东中华低温试验车间等项目的深度沉淀,创新形成与主营业务联合协同的发展模式,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极,持续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市场价值持续释放
近年来,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在持续深耕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加速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广,已取得显著经营成效,其创新成果全面覆盖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渤海造船等核心船企。截止2024年底,通过成果转化签订合同额累计超6000万元,并取得外部科研项目1270万元,经济效益与创新动能同步跃升。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船九院通过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的创新实践,不仅验证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发展闭环,更以实实在在的工程应用成效,为赋能船舶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驱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化范本。放眼未来,中船九院将持续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支点,围绕"领域知识+工业数据+模型算法"核心技术体系,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功能模块,强化对船厂生产运维的提质增效支撑,推动工程设计能力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为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