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氏日报社论:红海回归“拖”字诀

2025-01-21 19:40 | 劳氏日报 船舷内外


对于船公司来说,现在回头跑红海,怎么看都像是个不太聪明的选择

船公司或更倾向于按兵不动,拖延回归计划——且能拖多久拖多久

胡塞武装周末甩出了一份大度声明称,他们会在红海少炸一些船,这个“善意”的公告让一些市场人士瞬间乐观,预测全球航运将马上恢复“正常”运转。

不过,《劳氏日报》的态度依旧谨慎。毕竟,对于集装箱航运公司来说,现在回头跑红海,怎么看都像是个不太聪明的选择。

但好吧,让我们暂且不去纠结那些扑朔迷离的政治风云,也先不吐槽胡塞武装那些一贯“不靠谱”的声明,更忽略其他可能随时杀出来搅局的地缘政治妖风。

假设地球突然风平浪静,大家都按剧本来演,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目前,从好望角绕行的长航线有效限制了运力供应和新增运力的影响,同时也帮助运价保持在高位。一旦绕行运力需求被取消,大约100万标准箱运力重新投入市场,势必会带来混乱,即使分阶段恢复也无法掩盖这种状况。

接下去的第一幕就是运价跳水。供需失衡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连锁反应一触即发——航运公司为了重新部署运力,开始疯狂往其他航线塞船,局面会很快变得混乱不堪。

虽然今年船舶交付的速度会有所放缓,但未来几个月还是会有不小一批新船“隆重登场”。航运公司大概率会开启拆船加速模式,企图给运力减点压,然而面对绕行非洲释放的庞大运力,这点努力并不足以防止运价崩盘。

时机再糟糕不过了。重新部署100万标准箱的运力本来就够棘手了,偏偏还赶上了新联盟的推出,这等于给原本已经够复杂的航运和港口物流“火上浇油”。

欧洲的拥堵将不可避免。当新部署的服务追赶并超过那些绕行非洲的航线时,全球供应链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堵塞。

尽管业内的“最强大脑”们早已绞尽脑汁,但再聪明的缓解措施和再先进的人工智能也无法避免不可避免的积压,这一局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来缓解。

对那些本来还想着用新联盟服务证明自己实力的航运公司来说(比如MSC那“独立雄心”的大戏),这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因此,尽管投资者和战争风险经纪人可能觉得,胡塞导弹威胁的“下线”意味着全球贸易可以迅速恢复红海航线,船公司却似乎会更倾向于按兵不动,拖延调整计划——而且能拖多久算多久。

END

关键词: 红海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