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海事组织热点议题解读行业宣贯会成功召开

2025-01-24 19:40 | IMO工作机制 船舷内外


2025年1月17日,国际造船新公约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在上海召开2024年国际海事组织热点议题解读行业宣贯会。本次宣贯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共有来自船舶设计、建造、配套装备以及海事局等50家单位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会议,线上则通过IMO工作机制、中国船检、龙de船人等三个平台同步直播,观看点击量破万。

本次宣贯会旨在助力船舶行业及时了解国际海事重点议题进展情况,精准分析国际规则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提前做好实施前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提升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主动性和业务能力。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规处张晓强处长出席会议并进行工作指导。中国驻英大使馆参赞张鸿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周伟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所长杨润党等行业专家们共同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张晓强处长指出:近年来,在工信部、交通部等部门的统筹引领,以及机制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船舶行业踊跃投身国际海事热点问题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治理。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海事规则的制定进程,更切实维护了我国船舶行业的利益,充分彰显出我国作为造船与航运大国的责任担当。希望船舶工业界与航运业携手共进、同舟共济,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工作,通过密切关注议题进展及技术法规动向,以雄厚的技术储备为依托,推动并引领国际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切实维护并拓展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

国际造船新公约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主任、交通部船舶建造技术研究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所长杨润党作《2024年度国际海事组织(IMO)热点议题进展》报告。通过对工作机制办公室2024年度工作总结,以及IMO主要会议进展的回顾,从我国船舶工业参与IMO事务工作的现状、IMO环保类议题、IMO安全类议题、2025年度IMO会议及重点议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包括生活污水排放和控制、非液货船应急拖带装置等在内的热点议题最新进展和新增议题情况,帮助相关行业深入了解IMO公约修订新动态及其整体发展趋势,重点指出国际海事领域动向及未来工作方向。

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主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作《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及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工作进展》报告。从ISO/TC8工作动态、ISO/TC8最新情况、ISO/TC8新规则制定等方面介绍了ISO/TC8在国际海事法规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并着力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进程。

中国船级社国际处副处长邵启会作《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技术成果简介》报告。介绍了IACS的技术标准要求和不同专业委员会最新通过的关于新波浪散布图、新波浪载荷、主机认证程序、轮机管系建造和维修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规则规范和技术成果,指出IACS对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工作机制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专家组组长、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周伟新作《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议题进展与应对方案建议》报告。介绍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议题下一揽子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中期候选措施综合影响评估和进一步制定LCA框架的最新进展,在议题审议总体情况中系统阐述了针对不同场景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出未来应关注法规进展、做好制度准备和技术储备的应对建议。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李鑫作《MASS规则跟踪与研究》报告。从MASS规则进展、MASS规则结构及MASS规则未来工作重点介绍了智能船舶研发、智能系统开发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相关技术,并重点指出未来MASS CODE应进一步优化语言表述、弱化技术细节在语言表述上继续“去技术化”并尽快通过实际应用验证MASS CODE的有效性,为未来的强制性规范提供实践依据。

中国拆船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德华作《拆船业与《香港公约》》报告。从船舶全生命周期中阐述了拆船业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拆船业的“逆过程和逆周期”及拆船业的“两只手”,介绍了国内拆船业发展阶段详细解读了《香港公约》中有害物质清单控制、从事拆船作业许可、拆船准备与计划、拆船实施计划和船舶检验与发证等重要内容,提出了拆船业在能源综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双效”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下属船舶污染防治研究分委会秘书、上海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王仲儒作《IMO船舶空气污染议题讨论进展介绍》报告。从船舶动力设备、后处理系统等产业介绍了IMO船舶空气污染议题关于硫氧化物控制、船舶黑碳、氮氧化物控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提出需重点关注的排放控制区及应对手段和措施,建议业界开展EGCS排放因子研究及相关数据收集。

MPEC和ISWG-GHG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石珣作《IMO船舶能效议题最新进展》报告。从短期减排措施复审的细致规划、DCS数据收集要求解读了船舶能效领域的热点议题并跟踪OCCS立法框架审议,提出未来应关注秘书处关于DCS、CII和EEDI的报告和欧盟关于DCS升级的研究方案的建议。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图测绘处科长王娟作《S-100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应用议题》报告。从S-100数据模型主要特性、S-100实施战略、S-100数据产品体系详细介绍了S-100对ECDIS的影响,强调了S-100可为E航海、智能航行船舶提供全要素、全航程标准信息支持并实现“全球、江海、陆海一张图”的应用前景。

工作机制噪声专家组专家、IACS水下噪声工作组专家、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亚军作《IMO水下辐射噪声议题解读》报告。介绍了IMO水下噪声相关议题提案和指南要求并从水下噪声管理计划、水下噪声降低方法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减少船舶振动噪声的分析手段和相关技术,指出应重点关注船舶设计与改装、船舶操作与维护等方面对水下噪声的影响。

中国驻英大使馆参赞张鸿斌作《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工作心得分享》报告。介绍了IMO当前的重要议题和参与IMO事务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并在跟踪IMO相关热点议题及谈判进展、精准提案要求及引领方向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

本次宣贯会立足行业,聚焦热点,从行业发展方向到具体议题研究进展及国际海事组织工作心得,与行业同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进一步推动了船舶行业企业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国际造船新公约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今后也将继续关注国际海事热点议题,及时跟踪进展和变化,不定期举办行业宣贯会进行分享解读为行业发展助力。

END

关键词: IMO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