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工获得国内首个水下储油装备船级社AIP
2025-03-13 20:08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设计
3月10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工)设计研发的国内首个水下储油装备取得中国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填补了在水下储存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加速海上能源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
水下储油技术在国外已应用到海上油气开发中,但一直存在油水乳化和环境污染的潜在问题,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常规的水下储油技术难以保障。而中国海工通过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提出了隔离式水下储油技术,研究开发了新型水下储油装备,其是一种独立的存储单元,储存能力达到2,5000m3,设计寿命20年。储罐外壳为钢制材料,内层为一种复合柔性膜,可以分隔原油和海水,避免油水乳化,实现排海零污染的目标。
水下储油装备具有存储和卸载原油功能,与海上移动式生产平台MOPU结合,将成为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的新型重要设施,可以替代传统的浮式储存单元FSO。减少了海上人员配置、省去了船舶系统及单点系泊单元,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水下储油装备座底固定在海床上,不受极端天气影响,可在恶劣海况下稳定工作,满足不同水域油田生产要求。
水下存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不仅用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水下存储生产的原油和凝析油,也可用于海上能源供给,水下储存燃油、甲醇和液氨等多种燃料,建立未来海上清洁燃料加注中心,为全球船舶提供燃料补给以及偏远岛礁能源供应。在海上储能方面,利用水下恒压储气方式来消除海上风电波动影响,从而保障稳定的电力输出。
中国海工作为国家海工装备创新平台,致力于海洋工程装备的研究及工程应用,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一体化的海上能源开发及利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