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乌达成关键停火协议!航运市场迎来重大转折点?
2025-03-26 19:34 | 海运圈聚焦 船市观察
3月25日,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方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就黑海商业航运安全达成关键协议。尽管各方表述存在差异,但核心共识包括:禁止武力威胁商船、防止商船军用化、停止攻击能源设施。
美国白宫官网分别就美国代表团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会谈发表了两份声明。在涉及俄罗斯的声明中,白宫称美国和俄罗斯同意共同确保黑海航行安全、禁止在该海域使用武力、防止商业船只被用于军事目的。美国将协助恢复俄罗斯农业及化肥产品的全球市场准入、降低相关海运保险成本、改善港口通关及支付系统支持。双方还将制定具体措施,落实“禁止攻击俄乌能源设施”协议。
俄罗斯声明指出,俄美双方同意推动“黑海倡议”实施,内容包括:确保黑海航行安全、禁止使用武力、防止商船用于军事目的,并对相关船只进行检查。
但俄方设定了前提条件,包括:解除对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其他涉及国际粮食贸易(含鱼类产品)和化肥贸易金融机构的制裁,将其重新纳入SWIFT系统并开设相关账户;取消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限制;解除对粮食(含鱼类产品)和化肥生产出口企业的制裁,取消针对相关保险公司的限制;取消对涉及粮食(含鱼类产品)和化肥贸易的俄籍船舶的港口服务限制及制裁;解除对俄罗斯农业机械供应限制、对粮食(含鱼类产品)和化肥生产相关物资的供应限制。
这一协议被视为俄乌冲突以来最具实质性的外交突破,甚至可能成为全面停火的基石。
对于全球干散货市场而言,黑海航运的潜在正常化将重塑粮食、化肥及煤炭贸易格局。但市场能否真正受益,仍取决于三大变量:地缘政治风险是否实质性降低、俄罗斯出口制裁是否松绑,以及中国等关键需求方能否提振进口。
Howe Robinson Partners干散货研究主管Bilal Muftuoglu表示,黑海协议达成的最直接效应可能是提升船东停靠俄乌港口的信心,目前仍有部分西方运营商回避该区域。但他强调,乌克兰粮食出口量已基本恢复至战前水平,协议对干散货贸易总量的提振可能有限。
BIMCO二月末报告显示,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后,两国干散货运输总量仍比战前水平低6%。然而,在过去12个月里,两国的干散货运输走势却截然相反,乌克兰货运量同比激增87%,而俄罗斯则同比下降6%。
乌克兰货运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其沿海走廊的成功。自2023年8月以来,乌克兰通过这一沿海通道出口干散货,尽管2023年9月和10月俄罗斯对船只发动了袭击,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货运量仍比战前低36%。
“若达成可持续和平协议,乌克兰作物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玉米出口或将增长。”Muftuoglu补充道。
至于俄罗斯粮食贸易,中东、北非及东非等传统买家始终维持稳定采购,战争未造成实质断供。但他指出,真正影响干散货市场的关键变量在于俄罗斯收成情况,“若要显著提振贸易量,需等待对俄煤炭制裁解除。”
在战争的前两年,俄罗斯干散货运输受影响较小,甚至因化肥和粮食出口的增加而有所增长。但过去12个月,俄罗斯煤炭出口下降11%、粮食出口减少2%,导致整体出口量下滑。俄罗斯煤炭占两国总货运量的50%。
BRS Shipbrokers干散货研究主管Wilson Wirawan认为,尽管货量供应端呈现利好,但“行情最终仍取决于需求侧表现”。
他援引数据称,2025年迄今全球粮食装载量同比下滑11.5%,去年海运粮食总量仅微增0.7%,中国进口量更出现萎缩,“若2025年中国采购未能回暖,任何供应端改善都将收效甚微。”
除粮食外,化肥贸易可能迎来重大调整。Muftuoglu预判停火或推动俄罗斯化肥(尤其是钾肥)对美出口激增——当前美国正对加拿大钾肥加征关税。
另一潜在变化是欧盟可能重新评估对俄化肥进口征税立场。3月14日欧洲理事会刚通过议案,拟对俄白剩余农产品及部分氮肥加征关税,涉及15%的俄罗斯农业进口份额(基于2023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