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超4000吨!“海葵一号”再添“混合动力心脏”
2025-04-01 20:17 | 国际船舶网 船舶动态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海葵一号” 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
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保的优点,是名副其实的 “混合动力心脏”。
此次投用的两台双燃料发电机单机功率达1380千瓦,其核心功能在于以燃气模式为主体,将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吃干榨净”,将可燃气转化为绿色电能,为同类型海洋工程装备提供了可复制的节能减排方案。
相较于传统燃烧方式,新技术将混合气体经过脱硫系统净化处理后,转化为驱动发电机组的清洁能源,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经测算,该系统投用后,设施伴生气利用率突破70%,每年可替代超24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000吨。
发电机组就好比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的“心脏”,一旦停止运作将对油气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在系统调试的关键阶段,机组出现了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算法逻辑的跨维度耦合挑战。
在72小时的技术攻坚中,4名技能骨干化身“心脏外科团队”,摸清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波动,保障循环系统“血管脉络”畅通,为这颗重达数百吨的钢铁“心脏”实施了一场精密手术。
攻关团队施展“庖丁解牛”之术,将机组的庞杂系统拆解为10个功能模块,依托数字模型搭建起“虚拟手术室”。专业工程师通过调用发电机仿真系统自带的“数字双胞胎”,对每个模块进行“解剖级”预演。
同时,实时数据监测平台化身高精度机械CT机,实现对故障的精准溯源。当仪表盘指示灯逐一亮起,屏幕上功率曲线完美跃动,此次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坚圆满完成,为深水油气装备的自主化运维积累了宝贵技术参数。
目前,“海葵一号”已构建形成“油气处理—伴生气回收—清洁发电”的可持续用能体系,后续将持续探索海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助力海洋油气产业绿色转型,为守护碧海蓝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