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船企一季度累计交船11艘

2025-04-02 20:27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文景口”号/来源:外高桥造船官方微信

《船报》记者获悉,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累计交船11艘。据了解,3家船企目前在建民船数量超70艘,正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劲头为实现全年经营工作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全力奋进。

亮点频现  生产工作稳步开展

在船舶交付方面,外高桥造船今年第一季度交付7艘船舶,包括1艘7000TEU集装箱船、1艘8600车位汽车运输船(PCTC)、5艘11.4万吨阿芙拉型油船,在民船建造领域继续呈现出批量化、标准化和节拍化高品质、高效率造船的“加速度”。其中,外高桥造船联合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建造的8600车位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PCTC系列首制船“文景口”号,创下船坞、码头“双100天”建造周期行业的新纪录,也是外高桥造船历史上首制PCTC新产品。此外,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已进入总装搭载加速期,并迎来首批预制舱室顺利登船的新节点。

“GAS JESSAMINE”号/来源:江南造船官方微信

江南造船第一季度共交船3艘,分别是为太平船务建造的14000TEU 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KOTA EBONY”(檀城)号和“KOTA EMBUN”(润城)号,以及为西南海运公司建造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1.5版系列船2号船“GAS JESSAMINE”号,该船相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交付。99000立方米VLEC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其核心装置低温货物围护系统是由江南造船自主创新研制的B型舱(BrillianceE®)。

“丽梅尔(LIMAIL)”号/来源:沪东中华官方微信

沪东中华提前4个月交付了17.4万方LNG运输船“丽梅尔(LIMAIL)”号,吹响了该公司实施新一轮LNG船产能倍增战略的号角。该船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截至目前,沪东中华手持LNG运输船订单近60艘,全球市场占比20%以上。根据2025年度经营策略,2025年沪东中华全年计划完工交付大型LNG运输船10艘以上,有望再创新纪录。第一季度,沪东中华还与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2台套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型“1.5吨船用深冷装置”试验合同,这是我国首个海上LNG产业链低温工程试验中心承接的首个订单。

积极探索  工艺工法研究深入推进

为进一步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提升造船效益效率,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积极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深入开展工艺工法研究,深化先进制造技术攻关应用,取得了良好成绩。

来源:外高桥造船官方微信

外高桥造船根据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数字化”,成立了数字质量中心,正式发布鸿蒙原生版SWS TIME(新一代智能造船云平台)。同时,外高桥造船焊接工艺WPS-G045得到法国船级社(BV)签字认可,标志着该公司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可用于B型舱生产的9Ni钢焊接工艺。外高桥造船还在8600车系列PCTC首制船上成功实施码头无人抛艇试验,不仅节约了试航返航时抛艇试验占用航道的时间,还降低了拖船配合等试验成本,显著降低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来源:江南造船官方微信

江南造船在高端LNG运输船领域的全流程管控与节拍化建造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在LNG运输船建造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江南造船LNG运输船项目已实现3个月平台货舱建造,3个月港池围护建造,3个月船坞整船建造,整合常规试航、燃气试航及气体试航,助力码头稳步实现3字节拍,为未来“五个3”节律的探索和推进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该公司还首次实施在浮船坞上进行船舶甲醇舱强度试验,这项新工艺不仅填补了江南造船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还可实现甲醇舱提前完成特涂及完整性施工,降低了后续船坞、码头生产周期压力。

来源:沪东中华官方微信

沪东中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其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项目整合了该公司现有业务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完成设计生产、供应管理、内网邮件等多板块内容的全面协同。通过推进精益管理工作,沪东中华为中海油LNG项目建造的17.4万方LNG运输船2号液货舱次层绝缘模块,从开始安装到完成提交,仅用时21个工作日,周期缩短,安装效率大幅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END

关键词: 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