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散货船队航速变慢的背后?

2025-04-05 08:30 | Veson Nautical 船市观察


在Veson Nautical之前的报告《碳强度指标和现有船舶能效指数效率法规如何影响强劲的散货市场》(点击阅读原文)中,我们发现了散货船队平均航速下降的趋势。

而碳强度指标和现有船舶能效指数等能效法规的执行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期,Veson高级估值分析师Oliver kirkham, 将与我们一起通过对Veson的平均航速数据进行粒度分析,深入研究这一假设。

本文提供了,在最新报告《散货船队航速变慢的背后——效率时代老龄化船队的影响》的节选,请在文末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成报告全文阅读。

老化船队航速下降

数据表明,与较新的船舶相比,较老旧的船舶,(尤其对比2013年实施能效设计指数标准实施之前建造的船舶),速度有明显下降。

从目前散货船船队老化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船队中老旧、效率低下的船舶过剩,而这些船舶因高航速运营将受到能效法规的限制,成为整体平均航速下降的主要因素。

中国经济猛虎的遗产

在21世纪初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铁矿石和煤炭进口需求屡创新高,造船业(尤其是散货船领域)经历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

那时中国船厂每年交付的散货船新船总计约300万载重吨;到该十年末期,这一数字已飙升至每年约5100万载重吨。

当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船厂已经积压了数年的船舶订单,这确保了未来几年船舶交付量仍维持在高位。

这一情况对散货船队随后几年船龄结构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随着这一波“婴儿潮”新造船投入运营,由于吨位供应过剩,老旧船舶被拆解,船队的平均船龄在2015年降至历史最低点7.9年。

在接下来的10年里,散货船订单相对较少,导致平均船龄稳步上升至如今的11.8年。随着碳强度指标等运营效率措施的实施,这些占大多数的老龄化船舶正在对船队内部的供应动态产生关键影响。

END

关键词: 散货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