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路里:散货船订单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中下降

2025-07-24 21:10 | 德路里 船市观察


2025年以来,干散货船东为规避长期投资致新造船订单量骤降至历史低位,低迷态势或将延续至10月。此后预计逐步复苏,2028年或迎显著反弹。

地缘动荡、关税壁垒、对中国制造船舶日益增长的担忧和IMO净零框架不确定性,以上因素综合,致订单量骤降至历史低位。这种趋势或将延续至2025年10月,待IMO会议落定方缓步复苏。2027年前恐难返历史水平,须待零/近零排放船舶激励政策明朗。

图1 干散货新造船订单Source: Drewry Maritime Research

关税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案影响新订单量

美国关税战引发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扰乱全球贸易流动,使未来的航运需求变得难以预测。由于长期回报前景不明朗,这种波动性阻碍了船东下达新订单。

此外,中国船厂订造船舶可能受到的限制仍是一个主要担忧,至少在未来六个月内是如此,直到美政府暂搁USTR罚则方见转机。这种不确定性导致许多船东持观望态度,不愿进行新的投资。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全球造船业。2024年,超过75%的干散货船舶新订单来自中国船厂。然而,由于船东日益谨慎,截至2025年6月,中国船厂的新订单量在所有干散货船订单中的占比已降至40%。美国政府考虑对中国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实施制裁,这增加了战略不确定性,让船东感到不安。虽然这些措施的最终决议已被搁置,但已影响到中国船厂的订单量发展。

图2 干散货新造船订单的船厂分布 说明: 2025 的订单量截至6月底 Source: Drewry Maritime Research

船东们正推迟下单,寄望于新造船价格的下跌

由于新造船价格已然高企,船东预计价格未来可能出现疲软。此外,日本船厂的订单成本比中国船厂高出近5%。在当前新造船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下,这种价格差异尤其具有挑战性,而从中国船厂转移的额外成本则进一步加剧了新订单的下降。面对这种不确定性,船东更多在观望,而不着急下高价订单。

图3 干散货新造船订单载重吨量与新造船价格指数Source: Drewry Maritime Research

监管模糊性阻碍新订单

新订单放缓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重大且根本的不确定性,即航运业的监管变革。船东们对未来的环境合规要求存在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计划于2025年10月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会议可能会为建立全球碳定价机制提供一些明确性。然而,我们相信,新订单只有在2027年之后才会真正加速增长,因为到那时碳排放罚款将被明确,这将使船东能够就发动机和燃料选择做出明智的决策。

结论

2025年至今,干散货船新订单数量急剧下降,原因包括高企的新造船价格、USTR提案、贸易不确定性以及监管模糊性等诸多因素。然而,监管框架的明确性将主要决定新订单未来的增长速度。尽管关于USTR和美国关税的更明确方向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推动一些订单的恢复,但一个清晰明确的监管框架将是持续推动新订单的关键因素。

END

关键词: 散货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