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9000万!阳明海运集装箱船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04-15 19:17 | 国际船舶网 船舶动态


4月14日,中国海事局网站公布了宁波北仑码头集装箱船“动明”轮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24年8月9日,阳明海运旗下6589TEU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动明”轮(YM Mobility)在停靠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时,装载在1号货舱舱面右舷的集装箱(内装货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即TBPB)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临近部分集装箱及船体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元,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事发时,“动明”轮从上海开往印尼雅加达,相关部门初步判断燃爆物中包括TBPB和锂电池。根据阳明海运在当时发布的公告,初步估计损失金额介于150万-9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77.06万-6821.38万元)之间。基于维护船舶、船上所有财产的共同利益考量,阳明海运于2024年8月18日宣告共同海损。

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本起事故中涉事货物、货物包装罐、装货冷藏集装箱全部灭失,调查组从整个事故链条,围绕事故因素对本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船舶因素。“动明”轮船舶适航、适装,船员适任,船员值班期间按要求开展了巡舱检查,及早发现了货物泄漏,采取了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撤离了人员,避免了人员伤亡。

2、货物因素。从《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及专业机构的试验发现,TBPB具有热不稳定性,在常温下即可自分解反应,自分解反应时释放大量热量并产生气体或蒸汽,货物温度越高自反应加速越快。本起事故中,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装载TBPB,不插电冷藏箱保温性和气密性良好,散热差,近于绝热、密闭环境,隔绝了热量的散失。TBPB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冷藏箱内不断积累,箱内温度不断升高加速了TBPB的自分解反应,演变成热失控,最终发生火灾爆炸。

3、环境因素。7月份以来,上海正值炎热夏季,并出现了高温天气。7月25日,涉事TBPB货物装箱期间,装箱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35℃左右)。7月25日至8月9日期间,上海、宁波持续高温,日间气温最高达40℃左右,露天堆放的集装箱箱体外部温度更高。高温天气客观上造成TBPB装箱时箱内温度高,影响了货物稳定性,增加了运输风险。

4、管理因素。一是承运人在审核货物运输方案时未尽到足够谨慎的义务。承运人未能针对夏季高温、货物自分解放热、不插电冷藏箱保温隔热等实际情况,对货物稳定性、热失控风险进行充分安全评估,同意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该票危险货物的方案存在疏忽,运输期间也未关注箱内温度变化情况。二是托运人夏季高温季节选择不插电冷藏箱运输TBPB的运输方案不当。涉事TBPB托运人未能针对高温天气、不插电冷藏箱的保温气密特点对TBPB热失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不当选择不插电冷藏箱的运输方式,也未向承运人提出更有效的警示。

5、其他方面。一是货物运输过程中其他环节未发现异常情况。涉事货物使用的包装罐经海关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合格,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自生产厂家至装箱堆场陆路运输未见异常。装箱时,经装箱员和监装人员检查,未发现包装罐变形或破损泄漏,装箱后至装船过程的陆路运输及装卸作业未见异常。涉事冷藏箱起租检验报告显示集装箱箱体质量无异常。二是“动明”轮从上海离泊至宁波靠泊期间未受大风浪等恶劣天气影响。三是同一厂家生产使用同批次包装罐装载的同批次货物,同一时间出厂后运抵同一堆场,同一时段装于普通集装箱的一票TBPB,8月3日在上海装船后于8月13日安全抵达马来西亚巴西古当港卸货,运输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调查组认定,本起火灾爆炸事故中涉事托运人、承运人在高温天气条件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TBPB,受不插电冷藏箱保温、气密性影响,TBPB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导致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加速自分解反应,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导致本次火灾爆炸的关键因素。

报告指出,承运人和托运人在商定、选择、审核该票TBPB运输方案时,未能以足够的谨慎结合当时的高温天气、货物自分解反应放热特性及不插电冷藏集装箱保温隔热、气密特点等风险因素,对装箱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研判不充分。承运人和托运人在高温天气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集装箱装运TBPB,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加速,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发生本次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因素。调查组认定,承运人和托运人对事故发生均负有责任。

END

关键词: 动明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