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路里:中美贸易战对LNG航运市场的影响
2025-04-21 19:37 | 德路里 液化气船市场
中美持续的贸易战及对等关税对全球市场产生了严重冲击,液化天然气(LNG)市场预计将面临贸易格局的重大调整。尽管中美贸易战目前(至少在2025年)对LNG航运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但如果冲突长期延续,其连锁反应将逐步显现,进而对LNG航运业造成长期冲击。未来,贸易流向、运费以及预计交付的运力都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影响领域。此外,吨海里需求的下降将进一步加剧当前LNG运费的持续低迷态势,使得运力过剩的状况更加严重,并削弱市场对2027-2028年运费复苏的预期。
中美贸易战重燃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德路里预计LNG贸易将受到冲击。两大经济体的正面交锋正在挑战当前LNG贸易格局的既有秩序,且其影响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显现。中国已暂停进口美国LNG,并对美方LNG加征相应关税,同时开始将进口转移至欧洲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攀升,俄罗斯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实现稳定供应,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LNG进口量同比下降24%等因素,共同巩固了中方在谈判中的地位。
尽管中国持续减少对美国LNG的进口,但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尤其随着夏季用能高峰的到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将显著回升。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卡塔尔、俄罗斯及澳大利亚等其他供应国的依赖会进一步加深,这一趋势将重塑亚太地区能源贸易版图。
多少美国LNG需求将被替代?
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LNG贸易格局不会出现重大调整。历史数据显示,美国LNG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左右。在假设没有贸易战的情况下,今年该比例仍将维持稳定,主要基于以下三大支撑因素:其一,中美双方尚未就新增长协供应达成合作意向;其二,欧洲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将对国际现货市场形成虹吸效应,尽管存在部分LNG转口中国可能,但增量空间有限;其三,中国LNG进口增长动能将受多因素制约——包括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基调、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量下降、以及俄罗斯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稳定供应等综合因素影响。这种结构性特征将延续现有贸易流向的稳定性。
因此,2025年美国按以往的规模,预计将向中国供应约500-600万吨LNG(约合80-90船货批次),约占中国LNG总进口量的5%-6%。然而,鉴于当前形势发展,这一预测情景的实现可能性似乎较低。
贸易战情景下,中国或将转而通过卡塔尔、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其他来源替代美国LNG货物供应。然而,这将导致航运需求减少,因为随着中美贸易额骤降,原本通过好望角(COGH)航线开展的美亚长途航次将被迫缩短。每年航经COGH约80至90个航次的常态化运输预计将受到冲击。
图1:中美LNG贸易周期 来源: 德路里航运研究
对吨海里需求的影响:预计将造成450亿吨海里运量流失
根据德路里的预测,若中美贸易保持正常,通过COGH航线开展的中美LNG贸易将产生约800亿吨海里的运输需求。若中国需通过卡塔尔、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替代美国LNG供应,则总吨海里需求将降至约350亿吨海里,这意味着LNG航运市场将面临约450亿吨海里的运输量损失(相当于减少45-50船货批次)。
假设:1.中美贸易经好望角航线运输;2.中俄贸易开始自萨哈林岛;3.卡塔尔、俄罗斯、澳大利亚将分别替代40%、40%、20%的美国原对华LNG出口量(约500-600万吨)
来源:德路里航运研究
然而,当欧洲需求减弱且中国持续暂停进口美国LNG时,美国货物流向其他亚洲国家的数量可能会增加。这种对总吨海里需求总量的再平衡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完全损失,但这种缓解作用是有限的。尽管如此,2025年美国对亚洲的LNG贸易增长仍将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LNG需求的波动、美亚之间的套利空间、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能源产品的竞争态势。
美国-中国-欧洲三重困境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另一个重大变化正在显现:中国正从欧洲的竞争对手转变为其重要的供应方。
中国对美国LNG实施的关税决定可能使欧洲意外受益。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中国曾将美国视为其第四大供应国。然而,持有美国LNG长期合同的中国买家已开始将这些航次转售给欧洲客户。美国LNG合同对多数买家而言具有灵活性,允许其调整货物目的地,从而规避关税挑战,将货物流向更具盈利能力的市场——尤其是欧洲。当前欧洲正成为接收美产和中国转售LNG的核心市场,这促使欧洲LNG价格趋于缓和。然而,一旦欧洲需求减退(其补库存季结束)以及中国国内LNG需求激增(特别是夏季和经济复苏时),这一新平衡又将面临挑战。
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更深远影响
中美贸易战与地缘战略竞争对LNG贸易的影响愈发显著,而这种影响在明年可能进一步加深。中美之间签署的大规模LNG合同供应量预计将于2026年起逐步交付,与此同时,美国境内新的LNG接收站也将陆续投入使用。然而,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萎缩,原本预期中的LNG航运需求增长将受到明显抑制。
图2:中美间供应合约起始年份 来源:德路里航运研究
根据德路里合同数据库显示,自2021年以来中国已从美国锁定大量合同产能,签署约18份中长期购销协议(总量达2800万吨/年),供应期延长至2040年。因此,中国对美长期供应的战略性调整将对LNG航运市场构成冲击。
随着美国合同气源供应量的增加,中国可能会向欧洲转售更多的美国LNG货物。然而,转售规模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中国扩大转售行为可能引发其主要供应方采取限制措施;另一方面,这可能会削弱中国作为非常规供应方对核心进口国的议价能力和操作灵活性。
美国LNG计划项目陷入停滞
由于贸易战影响,美国经济将面临更高通胀压力,尽管特朗普政府解除美国LNG出口许可审批暂停令后监管环境已趋宽松,但贸易战仍可能打乱LNG计划项目的推进节奏与融资安排。
与此同时,中国自2024年起已暂停与美国签署任何供应协议。德路里认为当时多重因素导致中国免与美国签订新合同,其中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的预期加剧了这种观望态度。
一线转机在于: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强硬立场,可能促使美国LNG合作伙伴重新考虑谈判。欧洲、中国台湾、印度、韩国及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或将借此机会与美国签订长期协议,这将直接推动美国LNG计划项目的实施,成为当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博弈中唯一的积极面。然而,全球经济已出现衰退预警信号,这可能削弱投资者与买方信心,导致LNG项目开发节奏被迫延后和暂停。
LNG航运长期前景愈发严峻
德路里认为,长期影响将显著削弱LNG航运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形:
1.更多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的LNG涌入中国更多货量替代美国LNG将导致整体吨海里需求萎缩。
2.即便加拿大和非洲的新增供应输入中国,其产生的增量亦无法弥补中美贸易萎缩带来的吨海里损失。
3.LNG航运将无法充分受益于中国庞大的进口需求与美国充足的供应能力。当欧洲需求趋于稳定后,这种供需错配将更显突出。
4.最后,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俄罗斯天然气输华项目重启,管道气供应增加将进一步挤压LNG海运市场份额。
海运费面临更大压力:中美贸易战引发的贸易格局变化,预示着吨海里需求将持续下降。这将进一步加剧当前LNG海运费的持续下跌态势,并可能在2026年后加剧运力供应过剩的局面,从而抵消市场对运费复苏的预期。尽管短期内中美贸易战对LNG海运费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不断升级的关税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抑制项目开发,并威胁未来的运力部署。这将使LNG航运业的未来发展面临重大不确定性。2027-2028年运费的预期复苏能否实现,将高度依赖于以下因素:
1.预期液化产能的增加,其中美国在计划产量中占据最大份额;
2.在低价刺激下,亚洲LNG需求的持续增长;
3.近年来长期合同的签订推动美亚LNG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