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反对!美国对华301调查召开二轮听证会
2025-05-21 06:47 | 海运圈聚焦 船舷内外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对中国建造船只及港口起重机等征收费用举行第二轮听证会。
中国船东协会在向USTR提交的最新正式书面评论中继续驳斥美国的指控。
中国船东协会强调,美国对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拖车、起重机及其他货物装卸设备的301调查结论不成立,这些设备为美国港口运营效率提升、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美方声称中国制造的岸吊设备存在网络安全风险,缺乏任何确凿证据。
中国船东协会强烈反对美方依据301调查采取的拟议行动,呼吁美方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停止加征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以免破坏全球航运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秩序。
▲USTR网站收到的书面评论
美国港口协会(AAPA)在二轮听证会上的发声同样表达了强烈反对。AAPA首席执行官Cary Davis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港口行业仍对这一关税计划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深感担忧。虽然新版提案相比初稿有所改善,但对于进口起重机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税的举措,依然不能接受。根据AAPA估算,这一系列提议可能令美国港口为此承担高达7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Davis在提交给联邦公报的书面评论中直言:“对中国制造的岸桥起重机征收100%的新增关税,并不会凭空催生一个‘美国产’起重机产业,这只会进一步推高公共港口的运营成本。”
AAPA将这一关税形容为“对港口建设的征税”,指出港口在起重机采购方面并无太多议价空间。目前全球市场中,中国制造商中集振华(ZMPC)市占率超过70%,而其他替代厂商如三井、Konecranes和Liebherr的产能也远无法满足美方需求。
该协会同时呼吁美方,不应将此次关税追溯适用于2024年4月17日提案发布前已签署的设备订单。Davis表示:“对已签合同的起重机征税,既无法阻止中国的不公平制造行为,也无法有效鼓励美国本土起重机产业发展。”
以休斯敦港为例,AAPA指出该港口已签约采购8台起重机,每台价值达1400万美元,总金额1.12亿美元,预计于2026年春季交付。若新一轮关税全部生效,这批设备的最终成本将飙升至超过3.02亿美元。
AAPA在表态中并不反对将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的长期战略目标,但强调这一进程必须“有章法、讲策略”,不能以牺牲港口发展、美国制造业乃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
世界航运理事会(WSC)作为代表行业利益的主要游说组织,也再次提交了反对意见,表达对该方案持续而强烈的担忧。WSC指出,这一对所有外籍船舶征收费用的举措“远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法定权限”,并批评该政策是“在重建美国商船队道路上的错误一步”,不仅具有追溯性,还可能干扰船公司原本的长期投资部署。
WSC特别指出,这种基于“净吨位”的征费方式,对于大型、高效率船舶影响最大,也会让那些重金扩建接卸能力的美国港口承压。美国对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统一费用的做法更为“武断”,这类政策对激励本土航运业投资收效甚微。WSC建议,应改为按每辆车征费,对同一船只上的出口车辆实行抵免。
知名航运分析师、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Lars Jensen对这轮听证和公众意见结果作出研判,认为“此次修改的余地可能有限”,并警告称航运公司大概率会通过新增附加费的方式将额外成本转嫁给货主。
不过,Jensen也认为,相较初版,二轮提案从集装箱运输角度来看“操作性更强”,但仍有不少“棘手问题”,如针对汽车运输船的部分条款依旧备受争议。
与此同时,航运公司也已开始未雨绸缪,制定规避相关费用的应对计划。达飞财务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不只是他们自己,“所有航运公司都会做出调整”。
据达飞介绍,其目前约670艘船舶中,中国建造的船占比不到一半,公司将通过调整船舶部署与航线安排,来规避因靠美港口而产生的新增费用。
如果4月公布的修订案最终仅进行有限微调,Jensen预计,政策将在通过后180天,也就是大致10月中旬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