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艘超43亿!人民币结算!中国船企再下一城

2025-05-21 12:56 | 国际船舶网 订单动态


长期聚焦大型及超大型箱船建造的沪东中华造船,近日在中型集装箱船市场罕见发力,拿下6艘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批量订单,彰显其多元化产品布局能力。

5月19日,沪东中华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公司——加拿大Seaspan签订6艘8300TEU集装箱船建造意向书。新船将采用传统动力,具备甲醇燃料预留(methanol-ready)设计。订单具体价格和交付时间并未公布,但据船舶经纪人估计,每艘新船造价将超过1亿美元。以此计算,全部6艘订单总金额约为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32亿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8500/9500TEU传统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1.05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500万美元增加了11%。

消息人士称,这批新船将由中远海运集运租赁,由于船厂与租船方均为中国企业,因此合同预计将采用人民币结算。

该型船是沪东中华研发的最新一代中型集装箱船,兼顾支线航线和远洋航线的运输任务,具有绿色、节能、安全、高效的特点,彰显公司在中大型箱船细分领域的卓越研制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沪东中华在近年来罕见的中型船订单。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承接长荣海运2艘23888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重返箱船建造领域以来,沪东中华一直专注于13000TEU及以上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目前其手持订单中仅有去年11月新加坡太平船务(PIL)订造的5艘9040TEU集装箱船在10000TEU以下。

据了解,Seaspan与沪东中华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过3艘15000TEU常规燃料箱船项目已全部交付,并于2024年10月签署6艘13600TEU常规燃料箱船建造合同。

Seaspan去年10月在沪东中华订造的6艘13600TEU集装箱船由东方海外长期租赁,这份订单同样采用人民币结算,是当时为数不多由国外船东以这一新支付方式直接在中国船企签下的造船大单,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加强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更好发展。采用人民币结算,将有助于沪东中华减少汇兑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船东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据了解,Seaspan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船东,拥有行业领先的船舶管理服务,业务范围主要根据长期、固定费率、定期租船的原则为世界上大型集装箱班轮公司提供租船服务。截止2024年9月30日,Seaspan运营船队包括218艘船,连同在建新船在内总运力达到约230万TU。

去年,Seaspan自2021年夏季以来时隔近三年再次重返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启动新一轮订船计划。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去年Seaspan总计订造了41艘集装箱船,全部由中国船企承建,包括沪东中华6艘13600TEU船、新时代造船8艘9200TEU和5艘168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以及扬子江船业12艘9000TEU和10艘170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

今年4月,Seaspan又在外高桥造船下单订造6艘11400TEU级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项目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全面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该型船由外高桥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应用多项创新技术,在能效优化与航行性能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创新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全面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除了集装箱船之外,Seaspan还曾于2023年在外高桥造船订造了6艘10800车位全球最大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陆续交付。

不含最新订单在内,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东中华手持订单共计86艘约1067万载重吨,在单体船厂中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一,其中LNG船56艘、集装箱船30艘,交船期排至2031年。

END

关键词: 沪东中华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