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走进钱学森图书馆

2025-05-21 13:05 | 船舷内外


5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开展暨“爱达・魔都号”模型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这是上海交大筹备130周年校庆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传承与弘扬伟大的科学者精神,致敬非凡的邮轮建造者,搭建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力我国从船舶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

群英谱展以跟踪记录的首艘大型邮轮项目全过程10T影像资料为主体,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系统展示外高桥造船人在邮轮研制历程中的攻坚点滴和生动案例。展览为四大版块,第一版块重点介绍了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项目的背景和成果;第二版块汇聚了项目参与者和邮轮的精彩合影;第三版块从船厂能力建设、研发设计、船体建造、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建设、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等十大专题详细展示了奋力摘取“明珠”的外高桥造船人的风采;第四版块则是邮轮拼图DIY和签名留言区域,观展人员可以通过拼图的形式搭建大型邮轮,近距离感触邮轮之美,共同重温启航初心,在电子卷轴上留下对外高桥造船和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祝福。

2023年11月4日,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外高桥造船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又一次成功摘取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目前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是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标志性一步。

多年来,上海交大与外高桥造船在人才培养输送和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协同,尤其是在大型邮轮设计建造等关键领域开展了多项联合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通过邮轮工程建设,外高桥造船培育了一支涵盖科研攻关、项目管理、工程实践、商业运营等领域高水平、专业化、国际化的中国邮轮工程人才队伍,也涌现了一批平凡而令人尊崇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此次展览,还特意增加了第五板块,专门介绍和展示交大民盟和老校友于 2018 年底发起创办的《邮轮中国》。交大民盟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开创邮轮科普书籍先河,为中国邮轮业发展持续助力和履职建言,展现了交大民盟在普及和传播邮轮文化,助力中国邮轮业发展做出了积极担当。

钱学森图书馆的基本陈列则是通过回顾钱学森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贡献,展示了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这种精神与邮轮建造过程中体现出的奋斗精神相互呼应,整个展览让来宾深刻感受到“向海而生、向海而强、向海而美——上天入海、交而贯通”和科技强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此次展览选址钱学森图书馆,不仅是对邮轮建造奋斗者的致敬,更是借助这一平台,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更多从业者投身于高端装备制造事业。

在仪式上,外高桥造船向上海交大捐赠了一艘3 米长的“爱达・魔都号”模型。《邮轮中国》编委会向与会嘉宾代表赠送了最新出版的《邮轮中国》第 6 辑书籍。

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上海交大原副校长张圣坤,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外高桥造船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现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刚,民盟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汪皓俊等,以及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邮轮相关行业嘉宾等7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群英谱展开展和模型捐赠仪式。​

END

关键词: 爱达魔都号外高桥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