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完成维修备战北极科考
2025-07-02 20:40 | 国际船舶网 维修改装
6月29日,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顺利完成为期10天的高强度维修,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为即将于7月启航的北极科考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这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继成功完成“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三期改造后,第二次承接极地科考特种船舶维修项目,标志着企业在高端船舶修理改装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全链条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雪龙2”号作为全球首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科考船,总长122.5米,设计排水量约为13996吨,续航力达23000海里,可在1.5米厚冰层中连续破冰航行。自2019年交付以来,“雪龙2”号已圆满完成6次南极、4次北极科考任务,总航程超25万海里,是我国极地科考的核心装备。
此次维修涵盖坞内检验、干舷以下破冰油漆修喷、卫星雷达系统升级、飞行平台检修等关键项目。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自投标阶段即启动周密筹备,联合科研院所、船东和专业厂家,针对专用备件预制、技术工艺、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研讨,制定了精细化施工方案,确保维修工作高效精准推进。
在船舶进厂前,技术团队深入研究原船资料,为独特的双向破冰结构定制了专用坞墩支撑方案,并通过多轮模拟计算,实现了船舶“进厂即进坞”的高效衔接。修船系统各生产部门提前预制探冰雷达桅等关键部件,在船舶进厂前完成车间加工,为后续设备安装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罗经甲板设备加装工程中,机电工区创新采用“实地定位+路径预演”模式,仅3天时间便完成了探冰雷达、S波段雷达、卫星天线等全部设备的精密安装与电缆敷设,实现接线调试零失误。
针对船体水下部分需喷涂的特殊冰区漆,公司首次应用双组合式电加热泵进行油漆喷涂固化,通过精确控制油漆温度与组分比例,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混合进度不足、涂层质量易波动等难题,为船体打造更坚韧的“冰海铠甲”。时值梅雨季,施工团队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抓住湿度适宜的短暂“窗口期”争分夺秒作业。干舷区域最后一度油漆喷涂还应用了空气辅助喷涂技术,在减少油漆损耗的同时,更具环保效益。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极地科考船全流程维修能力的企业,此次“雪龙2”号的维保工作充分展现了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技术方案定制、关键备件预制、多工种协同施工等方面的一体化服务优势。通过成功承修此类特种船舶项目,企业已形成涵盖科考设备避让设计、极地装备检修、特殊材料应用等在内的专业化技术体系,为我国海洋探索与极地科考事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次“雪龙2”号的成功维修,不仅保障了其以最佳状态投入北极科考任务,更推动了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船舶修造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深度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特种船舶维修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