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商船三井二手船将“变身”海上数据中心

2025-07-10 22:32 | 国际船舶网 船东动态


近日,日本商船三井宣布与全球最大发电驳船运营商Karpowership旗下Kinetics Technologies Holdings 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将合作开发由发电船供电的新一代海上数据中心。

该项目旨在打造全球首个通过发电船供电的海上数据中心业务模式。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设计、建造并部署基于改装船舶的尖端数据中心设施。商船三井将利用其二手船舶进行再利用改装,打造海上数据中心,并由Karpowership的发电船提供电力,从而应对因生成式AI迅速普及所带来的数据处理需求激增。

目前,尽管生成式AI带动数据中心需求猛增,但在供给侧却面临都市地区电力短缺、土地资源紧张、冷却用水不足等困境。这种“海上数据中心+发电船”的一体化业务模式,有望突破上述瓶颈,并快速提供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此次谅解备忘录签署后,双方将共同推进海上数据中心与发电船的融合概念设计及技术验证。按照计划,双方将在今年年内完成海上数据中心的改造设计,并与数据中心运营商及港口当局签署谅解备忘录。2026年启动将二手船改造为海上数据中心的工程,取得相关许可,签署商业合同,目标2027年海上数据中心投入运营。

计划建设的海上数据中心将是一艘全长120米的船舶,宽21.20米,吃水深度8.98米,总吨位9731吨,数据中心容量20-73兆瓦(可通过模块化结构扩展),采用海水或河川水进行直接水冷。由Karpowership的发电船(支持LNG等多种燃料)提供电力来源,同时考虑与电网系统链接,计划接入陆地互联网交换中心(IX)和海底光缆。

商船三井介绍称,海上数据中心相比陆基设施的优势主要由四方面。一是能源自主性,通过与发电船相结合,海上数据中心可完全独立于当地电网运行;即便在电力短缺地区,海上数据中心也可即时投入运营。二是土地资源优化,无需在都市圈获取大面积土地,免除高昂的土地购置成本。三是建设周期优势,二手船舶改造为海上数据中心仅需约1年,而较传统陆基数据中心开发周期缩短约3年。四是灵活机动性,改造自二手船的数据中心采用浮式结构,可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迁移至不同海域,特定条件下可像常规船舶一样在航行中持续提供数据中心服务。

另一方面,利用二手船舶改装为数据中心能够降低环境负担,减少新材料的开采与加工所产生的碳足迹;二手船内既有的空调、取水、发电等系统可以节省数据中心的建设于运维成本,使用海水冷却系统可有效抑制冷却所需电力的消耗;且二手船舶空间充足,举例而言一艘54000立方米甲板面积的汽车运输船,其总面积相当于日本最大的陆基数据中心之一。

商船三井指出,该项目旨在结合公司的资产与船舶相关技术,在兼顾环境可持续性的同时,迅速提供数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商船三井将持续以海运业为核心,拓展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凭借技术与服务应对包括环保在内的各种社会课题。

据了解,Karpowership开发的浮式发电船等多种灵活电源供应持续稳定的专用电力,并可根据项目选址和客户需求整合陆上电网、地面光伏电站、海上风电或其他发电方案。作为集成式浮动电力解决方案的先驱,Karpowership在19个国家拥有超1万兆瓦的装机容量,超过20年的运营经验。

Kinetics首席执行官Mehmet Katmer表示:“该项目标志着我们向愿景迈出关键一步,提供创新、高效且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满足当下及未来的能源需求。通过将移动发电与浮动数据基础设施结合,我们正突破关键市场瓶颈,实现更快速、更清洁、更灵活的数字产能扩张。”

商船三井执行董事一田朋聪强调:“该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商船三井利用其船舶运营资产和丰富专业知识,快速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并最小化环境影响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以航运为核心的多元化社会基础设施业务,通过技术和服务升级积极应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需求演变。”

据了解,Kinetics是一家致力于构建更清洁、灵活能源系统的能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浮式LNG资产及包括电池储能系统(BESS)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平台的建设、开发、交付和租赁,,以满足公用事业公司和独立电力生产商不断变化的需求。

END

关键词: Kinetics商船三井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