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穿梭油船技术展望与需求缺口
2025-07-18 13:12 | 国际船舶网 船级社
随着海上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区域的延伸,以及新型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船队的增加,未来市场需要更多能够满足未来环保需求的穿梭油轮以支持海上采油作业。
目前穿梭油轮主要运营较为集中的三大区域:
南美:尤其是巴西坎普斯盆地,其海域较深,作业难度高:多向涌浪、强洋流与紊乱风场交织,海况异常复杂。但其采油市场相对成熟,主要由苏伊士型船舶提供运力。当地巴西国家石油(Petrobras)、壳牌 (Shell)、挪威国家石油 Equinor 等运营商对船舶的评级要求和准入标准非常严格。
西非:作为正迅速崛起的新兴采油区,西非未来可能成为阿芙拉型穿梭油轮的主力市场。
北海:传统产区,目前仍以巴拿马型及以下更小型油轮作业为主。
未来的海上石油开采将向更深及更偏远的水域推进,并依靠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和穿梭油轮的组合方案运输,也将推动油轮船队更新和中小型油轮船队的扩张。
英国劳氏船级社全球油船业务总监Theo Kourmpelis表示:“未来,无论是环保法规还是租家对油轮的环保要求都将持续提高,穿梭油轮的租约都在10-15年左右,石油公司与平台运营方也愿意通过长期租约来支持环保相关的额外投资。”
根据Theo的预测,今年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建造合同中,将明确规定多项可持续性技术指标,可能包括:扩大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配备岸电连接系统,电动货物处理系统,优化船体线型设计,加装节能装置,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同时适用于 FPSO 及配套穿梭油船)。
Theo表示,所有"易见效"的节能措施都在考虑范围内,例如:导流罩、减阻鳍、特种涂层、高效螺旋桨、余热回收系统、能源管理优化系统、负荷均衡技术以及柴油发电机的最优运行方案。而鉴于穿梭油轮通常执行短程运输任务,风能辅助推进系统在本领域的应用可能性则较低。
当前全球穿梭油轮船队规模为108艘,加上现有11艘手持订单,仅占油轮总运力的3%左右。自2010年以来,该船型年均新增5-6艘,累计交付84艘,其中70艘由韩国船厂建造,其余14艘产自中国船厂。
从船型结构来看,苏伊士型穿梭油轮占比超过50%。四大船东—— Knutsen、Maran Shuttle Tankers、Sovcomflot和挪威国油(Equinor)——掌控着该型船半数以上运力。从当前手持订单量看,该船型的船队更新需求已经饱和。
但市场存在结构性缺口:阿芙拉型、巴拿马型及更小型穿梭油轮目前手持订单为零,而现有船队老龄化严重。具体来看,阿芙拉型31艘、巴拿马型8艘、小型船10艘均面临更新压力。随着小型油田开发持续推进,这些船型将保持稳定需求至 2030 年前后。
虽然小型穿梭油船的未来需求看涨,但值得关注的是, 2010年以来全球仅10家船企参与过穿梭油船建造,且多数船厂档期已排至 4-5 年后,因此在船舶建造供给方可能会出现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