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百船!海通发展强势扩张进军重吊多用途船市场
2025-07-23 10:16 | 海运圈聚焦 船舶股票
7月21日,海通发展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6.74%;归母净利润为8686.61万元,同比下降64.14%;扣非净利润为8583.14万元,同比下降58.3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则同比增长2.32%,达到3.91亿元。
干散货指数回落承压 TCE大幅跑赢市场
2025 年上半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整体表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BDI、BCI、BPI、BSI 均值分别为 1,290、1,904、1,189、889点,同比分别下降 30%、33%、33%、30%,主要受终端需求偏弱、国内港口原材料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由于澳洲飓风影响贸易发运,BDI 在春节后的反弹节奏慢于往年;第二季度,受到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贸易商保持谨慎、市场活跃度下降,4-5 月 BDI 表现弱于过去两年,但随着海外矿山季末冲量,BDI 迎来趋势性回升,并曾一度超过 2024 年同期。
海通发展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顺应市场变化趋势,动态调整经营策略,把握市场机遇,自营主力船型超灵便型散货船 TCE 持续大幅跑赢市场,并在船价相对低位适时扩大运力规模。
2025年上半年,海通发展外贸自营超灵便型船日均TCE达到12,258美元,约高出市场平均水平33%,体现出一定的经营韧性和市场竞争力。在超预期的TCE表现背后,是公司对航线和资产运营的双重把控能力。一方面,海通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实施“全球调度+区域精控”的策略,优选高溢价航线,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升整体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轻资产”模式开展外租船业务,打造资源整合型航运平台,持续拓宽主营业务边界。
然而,由于集中进行中检、特检和环保改造,短期内船舶维修保养费用增长较快,叠加船厂坞期紧张,导致报告期内海通发展存量运力与新增运力的效益未完全释放。在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较 2024 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调。
多管齐下扩运力 正式切入重吊多用途船市场
面对市场波动,海通发展并未选择收缩战线,而是坚定执行“逆势扩张”策略,加快运力布局。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新购及光船租赁的方式新增12艘船舶,截至6月底已完成交接8艘。船队结构持续优化,覆盖超灵便型、巴拿马型、好望角型全船型,并正式进入重吊多用途船领域,在高端设备与重大件运输市场取得战略性突破。
截至报告期末,海通发展控制干散货船舶达72艘,长租干散货船舶(使用运力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14 艘,自营干散货船舶 58 艘,重吊多用途船 1 艘,油船 3 艘,总计散货船控制运力 484 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在国内干散货运输企业中居前列。公司表示,通过结构多元化与运力升级,将更灵活匹配不同货种及航线需求,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
有市场消息人士向海运圈聚焦透露,海通发展正稳步迈向“百船计划”。
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 释放长期看好信号
在市场仍存不确定性之际,海通发展于近日公告拟以7元/股的发行价、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曾而斌家族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A股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2.1亿元,拟用于购置干散货船舶。发行后曾而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为69.46%。
本次定增由本次定增由曾而斌家族100%控制的大云溟投资、大岚投资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值得注意的是,曾而斌家族此前已于2024年两度增持公司股票,累计超300万股。本次再度“真金白银”出手,显现出其对干散货航运市场中长期景气趋势的深度认同。
市场研究机构认为,从行业面来看,当前全球干散货航运供需两端均呈现结构性利多。供给端方面,手持订单处于历史低位,造船产能紧张,新船交付放缓,环保政策驱动老旧船加速退役,有效运力增长趋缓。需求端方面,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叠加西非铝土矿高景气支撑,全球运量及航距有望同步提升。
在运力供给偏紧、需求边际改善的格局下,干散货航运板块或将迎来一轮上行。海通发展提前完成运力扩张与船队结构优化,有望在下一个行业窗口期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