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开工建造
2025-08-13 10:11 | 国际船舶网 在建新船
8月12日上午,“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项目建造开工仪式在烟台打捞局隆重举行,崂山实验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实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烟台打捞局等单位代表参加开工仪式,并就高质量推进船舶建造工作进行研讨。
“问海三号”是国内首艘服务保障大科学计划工程运维船舶,是一艘无人智能装备工作母船。同时,也是一艘具备空中遥感水面探测,水下搜寻等立体观探测能力的多功能船舶。该项目基于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以及我国海上科研任务需求设立,旨在打造海洋观探测装备布放回收、观探测系统运维等综合服务能力、海洋装备试验与验证等综合服务能力,构建海洋特色产业创新集聚高地,积极助力青岛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问海三号”总长81.8米,型宽15.8米,型深6.9米,满载排水量3000吨,续航力超过8000海里,将于2026年10月交付。作为集设备运维、试验测试、科考研究于一体,具备水下搜寻、空中遥感探测等功能的新一代工程运维船舶,其建成后将满足海洋观探测系统建设与运维、观测装备试验与鉴定认证、常规海洋科考作业等多重需求,一举填补我国深远海海洋观探测系统运维领域专业装备的空白,实现该领域从无到有、从依赖到自主可控的重要跨越,战略意义深远。
“问海三号”除配备专业的深水多波束、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等尖端探测设备外,还创新搭载8000米级光电缆绞车、10000米CTD绞车等,可显著提升运维保障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该船首次在同级别船上集成直升机悬停平台,能实现与海岸的快速联动,助力多任务协同推进。船内数字孪生与故障预测分析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引领行业的新一代智能集成平台;遮蔽作业甲板与露天作业甲板采用一体化连续布局,形成全球领先的科考作业“双引擎”空间。此外,船上搭载的永磁电机系统达到毫米级稳定性要求,不仅重塑了科考船能效标准,更实现了我国在特种船舶动力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开工仪式上,青岛海洋科技中心主任、国实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学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党委书记周继胜,烟台打捞局副局长都光明分别致辞。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相关领导上台进行“问海三号”建造开工揭幕。随后,青岛海洋科技中心主任、国实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学辉和烟台打捞局局长李家坤进行点火,切割“问海三号”首块钢板。
本次仪式的召开,不仅是船舶建造的正式起点,更是“问海三号”从蓝图构想迈向实体船型的标志性一步。“问海三号”的开工,既是海洋科研领域创新成果落地的真实写照,也是科技赋能海洋强国建设的鲜活实践。下一步,国实科技集团将加速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不断筑强海上运维力量,助力青岛市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据了解,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注册资本44.46亿元,为国有全资公司,是立足青岛、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海洋特色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下设3家全资子公司。集团先后获批青岛市海洋能综合试验场专家工作站、山东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山东省智能芯片与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首批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
自成立以来,国实集团紧紧围绕海洋科技产业,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推动海洋信息与大数据、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命健康等领域的产业发展,研发建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平台,构建了“感、传、算、用”产品及服务体系。作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群新的生力军,集团依托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着力打造高端海洋产业生态圈,努力成为海洋科技产业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