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运2025上半年利润总额超26亿元

2025-08-28 10:22 | 航运界 船舶股票


航运界网消息,8月27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598SH,以下简称“中国外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根据公告内容,受海运和空运运价同比下降的影响,中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5.23亿元,同比下降10.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7亿元,同比增长0.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98亿元,同比下降22.30%。

中国外运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运专业物流业务对外营业额为143.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6%,分部利润为3.18亿元,同比下降22.35%;主要原因是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合同物流市场整体承压,物流仓储价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而公司合同物流业务部分成本刚性,导致收入和分部利润同比下滑。

代理及相关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运对外营业额为296.28亿元,同比下降15.49%,分部利润为12.15亿元,同比微降1.23%。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2025年上半年国际海运、空运价格同比下降,且受市场环境影响空运、陆运业务量下降较多。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型承运人建设,加强各板块成本管控,实现整体利润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电商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运电商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65.71亿元,同比增长7.28%,分部利润为0.72亿元,同比下降36.71%。网络货运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带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受市场环境及贸易政策影响,空运市场运价及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均同比下滑,而部分运力成本相对刚性,导致跨境电商物流板块分部利润同比下降较多。

就主要业务运营数据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运合同物流(含冷链物流)2421.8万吨,上年同期2492.6万吨;项目物流341.4万吨,上年同期330.2万吨;化工物流203.3万吨,上年同期185.9万吨。

截至6月底,海运代理791.2万标准箱,上年同期744.9万标准箱;公司空运通道业务量45.8 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4.7万吨),上年同期53.3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12.0万吨);铁路代理21.4万标准箱,上年同期28.4万标准箱;船舶代理36,327艘次,上年同期31,647艘次;库场站服务1,278.7万吨,上年同期1,149.6万吨。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运跨境电商物流3,163.4万票,上年同期11,702.7万票;物流电商平台189.8万标准箱,上年同期127.0万标准箱;物流装备共享平台8.5万标准箱/天,上年同期8.4万标准箱/天。

谈及整体经营情况,中国外运表示,上半年,公司选定重点行业,明确行业化营销策略,试点推动总部统筹管理模式优化,逐步形成了总部统筹、全系统一体化运营的战略营销体系,在营销成果、合作模式、延伸链条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中国外运持续深化与战略资源方的协同合作,加快推动新型承运人转型,持续提升“控货、控运力、控两端”能力。

在资源配置上,国内首单央企仓储物流REITs——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发行溢价率达16.16%,凸显了资本市场对中外运运营能力以及对公司入池底层资产质量的认可。

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外运坚持以全网运营为目标,以体系化方式、标准化原则和穿透型组织,加速运营体系建设及推广;持续完善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稳步推广客户管理体系及CRM系统应用,持续推进产品和报价管理体系及系统建设,以采购能力提升带动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此外,中国外运积极落实国际化战略,海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外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1%。在中国香港打造“湾区跨境绿运通”直通车产品,构建跨境汽运生态圈。在欧洲区域建设比利时列日枢纽;完成塞尔维亚分公司设立,与罗马尼亚节点形成协同联动网络。在中东拉美持续建设迪拜–GCC国家跨境汽运通道。在非洲地区,强化吉布提物流区域枢纽的地位,延续与吉布提自贸区的合作业务,打造非洲跨境运输通道。

展望下半年经营计划,中国外运表示,受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面对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建、客户需求升级、规则体系重塑等深刻变革,中国外运将持续加强市场开拓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强战略:中国外运将深入研究、系统梳理,确定落地路径,细化目标举措,明确战略导向,优化业务架构,聚焦高端化、国际化、数智化、绿色化发展,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

拓市场: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市场。深入洞察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趋势,以客户出海需求为导向,布局行业关键资源,打造差异化行业竞争力。二是做强水运市场。加大对现有存量业务运力集采工作,提升一体化运营能力,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从存量业务中挖效益。有效协同资源方,强化对主要航线通道可控运力的掌控力,提升自身集疏运体系能力。全力推进水运通道级标准化产品的建设,在满足大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以产品为抓手辐射中小客户群体,获取市场增量。三是做好合同物流市场。在整体市场环境下行的情况下打造业务韧性,强化重点目标行业的解决方案引领能力,以技术绿色双核驱动能力升级,通过行业化营销吸引新的增量;聚焦高附加值赛道,挖潜客户供应链延伸需求,从质量、项目、资源多维度,实现全过程精益运营,逐步实现结构性降本。四是做大海外市场。东南亚区域克服外部挑战,提升多类型业务能力,深耕汽车、电子、绿能三大行业,力争实现收入、利润稳步增长。欧洲区域聚焦客户属地业务,深化与核心资源方合作,积极布局德国海外仓,建设匈牙利等仓配体系能力。中东非洲区域加快合同物流场景在沙特、南非等国复制,拓展工程物流及船代、货代业务,力争延续利润增长态势。欧亚丝路区域重点提升班列属地服务能力;中亚区域完善风电运输装备,提升自主运营能力。

强管理:一是海外管理方面,强化组织引领,筑牢风控防线,实现海外国家公司风控合规体系全覆盖;实现海外业财核算标准化、线上化,实现资金审批线上化、海外资金流水可视化。二是薪酬管理方面,健全薪酬管理制度,配套监督检查机制;将管控要求嵌入薪酬管理全流程,明确关键节点的权责清单。三是风险管理方面,进一步夯实一线单位关键岗位的风控合规责任,筑牢风控基础,并将管理要求嵌入信息化流程中,实现自动化、精细化和严格化,起到事前防范目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等技术对公司业务中的风险识别要素实时采集、扫瞄和分析,实现风险事中识别管控。

END

关键词: 中国外运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