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破百亿!中远海特上半年新增运力148万载重吨

2025-08-30 18:30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股票


8月28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增长44.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增长52.77%。

公告显示,2025年以来,航运市场受关税及地缘冲突影响,整体波动性较大。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中远海特通过规模跃升、模式创新、服务升级,深入与行业头部客户战略合作,强化长期基础货源及高附加值货源营销,半年度经营展现较强韧性,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上半年,中远海特累计接入28艘新船,运力规模增加约148万载重吨。随着新接入船舶迭代升级,主力船队呈现大型化、绿色智能化特点,适货性增强,在细分市场优势持续巩固,半潜船、多用途重吊船运力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多用途纸浆船队位列世界第二,汽车船队规模提速增长,年底将成为中国最大外贸汽车船队。与此同时,货源结构进一步聚焦战略,风电设备、储能柜、工程机械及商品车等货量占比持续提升,新兴市场、区域航线及第三国业务量强劲增长。

目前,中远海特拥有规模和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种运输船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远海特自有及经营性租赁船舶共179艘762.53万载重吨,其中自有船103艘318.38万载重吨、平均船龄12.53年,经营性租赁船76艘444.15万载重吨、平均船龄1.97年。

以船型分类,中远海特船队涵盖多用途船33艘(自有),重吊船34艘(自有24艘、经营性租赁10艘),纸浆船57艘(自有8艘、经营性租赁49艘),半潜船10艘(自有),汽车船23艘(自有6艘、经营性租赁17艘),木材船10艘(自有),沥青船12艘(自有)。

中远海特航线覆盖全球,船舶航行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之间,以远东为依托,覆盖了欧洲、南美洲、非洲、泛印度洋和泛太平洋等航线。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备南、北极地航线成功运营经验的航运公司。

中远海特充分利用多船型优势,聚焦风电装备、先进制造、商品车等战略赛道,高质量完成多项重大项目运输,先进制造承运量同比增加61%,助推国产大型装备加速出海。报告期,公司成功中标10年期纸浆运输项目,与多家工程机械头部客户签署年度运输协议,与多家主机厂/贸易公司新签订COA,实现市场份额与客户粘性双提升。

报告期,中远海特以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为核心载体,开通“远东—南美东”金砖快航周班服务产品,打造双向高效贸易通道;开通“张家港-钱凯”直达航线,落地南美石材定制化专班、北巴西点对点纸浆专班,打通以钱凯为中心的拉美联运通道,显著提升服务“国车出海”和“一带一路”的网络化履约能力;贯通比亚迪巴西“整车+配件”全周期服务,构建陕汽重卡海外运配一体化方案,拓展VESTAS、HMC等风电全场景运输服务,为战略客户提供更稳定优质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聚焦区域“基本港群”建设,中远海特深化与苏州港、青岛港、广州港等重要港口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航线产品、搭建运营平台、推广“一港装卸”模式,形成“货船互促”的良性循环,船舶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以比港、钱凯港为核心,构建地中海和南美汽车中转网络,联动巴西维多利亚港、塞佩蒂巴港形成南美枢纽“双核心”;同时以“核心枢纽港+战略支点港”模式为驱动,战略性拓展不莱梅港等关键节点,强化全球供应链网络支撑。

展望下半年,市场形势呈现风险与机遇深度交织特征,特种船市场“短期竞争加剧”与“长期提质向优”共存。“中国制造”全球热度居高不下,新能源车、工程机械、风电等先进制造出口,以及“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提供了稳定货源支撑,此外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海洋工程市场持续走强,运营灵活、适货性强、附加值高的多用途船或将延续独立行情。

未来,中远海特将锚定“所造皆能运、所运皆最优”的全球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目标,坚定不移做大做优做强特种船队和供应链网络,以更高经营质效筑牢发展根基,以更强创新动能驱动转型升级,以更足数智成色引领未来竞争,以更稳发展态势应对风险挑战,全力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科学擘画“十五五”发展新蓝图。

END

关键词: 中远海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