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柏京鲁及其总裁王轰的报道

2008-12-31 13:30 | 本站原创 船厂动态


蓬莱“浮现”造船胜景—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今年其造船规模将超过100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造船基地
        2007年,“中国制造”的船舶产品订单,几乎占据了世界船舶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拥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的山东,它的船舶制造“龙头”在哪里?蓬莱。这座以仙境而闻名遐迩的县级市,已经“浮现”出一座全省造船重工产业的“高地”。
  三月的蓬莱阁,有点寂寞地伫立在丹崖山巅,默默等待着入夏后潮水般涌进的游人。
  在它西南方向几千米之外,则是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万余名工人正在84万平方米的工地上挥汗如雨。在他们身后,两个10万吨级的船坞即将完工;一座重达600吨的塔吊还在建造;一间一万余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正在做最后的外墙安装……
  这里的全称叫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投资额达1.2亿美元,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建造10万吨以下的船舶30艘。自2006年项目开工以来,公司已接到8亿美元的订单,为了赶工期,企业只能边建设边生产,即便这样,京鲁船业的订单已经排到4年以后。
  截至目前,蓬莱市造船企业手持订单66艘、16.7万载重吨,2008年,蓬莱造船能力将超过100万吨。而2006年山东全省造船规模约为35万吨,2007年约为70万吨。
  订单排到4年以后关键词:1.2亿美元
  王轰,一位浓眉大眼、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是京鲁船业的“主人”。3月22日,他乘车带记者在偌大的厂区内穿梭参观着。用他的话说,之所以选择造船,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66年,王轰在生产队干起了泥瓦匠。经过两年的社会历练,1968年他正式成了一名水手,打过鱼,管过船,在船上一呆就是18年。
  1990年,王轰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主要从事远洋捕捞,去年一条船在一个捕鱼季内,就捕获了5000吨鱿鱼,如今船只规模已经达到13条。2000年,王轰开始涉足水产品深加工行业,2007年企业出口创汇近1亿美金。
  “我对船很有感情,也很执著”。藉着这份偏爱,23006年4月份,王轰和日本客商合资成立了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至此,从最初的“用船”,到后来的“买船”,再到如今的“造船”。王轰的人生终于走出了一个“三部曲”。
  而熟悉他的人则告诉记者,在造船上,王轰也将走一个“三部曲”。从年产100万吨,京鲁船业的生产规模最终将达到年产300万吨,而去年全世界的船舶生产总吨位为6000万吨。私底下,有人预言他将成为世界级的新“船王”。对此,低调的王轰坚决予以否认,他只承认,京鲁船业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
  老水手的“三部曲”关键词:300万吨
  “京鲁船业和王轰造船的成功,其实是顺应了大势”。蓬莱市外经贸局副局长王开颜说。这位主管该市船舶产业招商建设的官员告诉记者,10年前,蓬莱只有一家船舶修理厂,船舶工业几乎空白。而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整个世界船舶制造业的版图经历了“欧洲—日本—韩国—中国”的变化转移。有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
  与此同时,山东半岛的沿海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为这种产业的转移提供了独有的自然条件。与日韩隔海相望的蓬莱,地理、海岸条件优越,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得天独厚。为此,蓬莱市提出了建设我省重要船舶工业基地的目标。
  就技术而言,王局长介绍,目前由于30万吨以上大型油轮的制造技术主要被欧洲国家垄断。所以蓬莱的船舶产业在船型上重点选择10万吨以下的油气船、7万—7.5万吨的散货船、1.8万吨集装箱多用途船和1万—1.5万吨干杂货船。这类船舶需求量大,设计较单一,行业利润率约在7%左右,风险较低。下一步,随着技术的成熟,再向高技术含量船型生产发展。
  截至2007年底,蓬莱的船舶重工企业,已由2家增加到14家,主要产品包括工程驳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等。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亿元。(齐鲁晚报2008年3月28日)

 

END

关键词: 中柏京鲁王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