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将可通行万吨级船队

2010-10-29 09:52 | 新华网 船东动态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三峡工程成功蓄水至175米,大大改善了三峡库区航道条件,库区航行船舶进一步走向大型化,船舶吨位最大可提高到5000吨级,已具备通行万吨级船队条件。
    据长江航务管理局介绍,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带来的库区航运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库区航道进一步改善,库区航道的宽度、深度和弯曲半径加大,100多处主要滩险被淹没,涪陵以下“窄、弯、浅、险”的自然航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川江全线实现全年昼夜通航。
    二是库区通航里程延伸,许多不通航的支流具备了通航条件。通过进一步实施支流航道整治,建设通航配套设施,并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梯级渠化方案相衔接,库区将形成以川江为主轴的较高等级航道网,众多支流将实现干支联通,可极大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是库区港口得到快速发展。三峡成库后,库区港口水域、陆域面积及岸线长度约为成库前的2倍多,通过实施库区港口设施复建,新建了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机械化码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大幅提高。同2002年相比,目前重庆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增长了1.9倍,客运通过能力增长了1.4倍,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高达20%。
     四是库区航运效益明显。由于水流条件大幅改善,江水流速减缓、流态稳定,库区船舶载运能力明显提高,油耗明显下降。据测算,库区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由成库前的2吨提高到5-7吨;而每千吨公里的油耗由蓄水前的7.6公斤下降到3.1公斤。
    此外,三峡工程施工期间,长航局先后在库区河段实施了三峡大坝至忠县、忠县至丰都河段航路改革,并相应实施了航路改革航道配套设施工程、航道专项设施复建工程,三峡库区航道上各类助航设施已全面升级,实现了标体大型化、灯光明亮化和航标智能化,为175米蓄水成功后库区航运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END

关键词: 三峡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