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方案出炉
2010-11-16 08:37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实施期为2010-2012年。该《方案》提出,要围绕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高档轿车及重载卡车配套、轨道交通装备和船舶配套、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配套、冶金矿山设备配套、电子专用装备及新兴产业配套、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7个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零部件的发展瓶颈;要通过3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其中,与船舶行业相关的领域主要是船舶配套领域和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领域。在船舶配套领域,需要着重建设的机械基础零部件装备主要包括:船用大功率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海洋工程用超大模数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在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领域,需要着重建设的机械基础零部件装备主要包括: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增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和主轴轴承、齿轮传动装置,偏航变桨用液压伺服系统与密封系统,风电塔筒用大规格高强度紧固件,叶片成型模具和电机定、转子零件大型精密冲压模具,大型水力发电机球阀、转轮叶片、接力器密封系统,核电站二级泵轴承、新型核电主泵三级密封装置、高可靠性核电专用紧固件。
《方案》指出,目前,基础零部件无法满足主机配套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发展的瓶颈。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目前还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装备落后、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等问题。对此,《方案》强调,未来3年,我国要加大力度,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难关,使产品技术水平达到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70%以上;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的基础零部件制造企业及知名品牌;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着重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创建若干个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业界专家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整机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机械基础零部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进口。机械装备配套本土化程度低的问题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绊脚石”。这种现象在船舶行业也是存在的。工信部出台的《方案》可谓对症下药,抓住了船舶、海工领域和风电、核电配套领域的薄弱环节,对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风电及核电装备的整体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与船舶行业相关的领域主要是船舶配套领域和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领域。在船舶配套领域,需要着重建设的机械基础零部件装备主要包括:船用大功率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海洋工程用超大模数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在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领域,需要着重建设的机械基础零部件装备主要包括: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增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和主轴轴承、齿轮传动装置,偏航变桨用液压伺服系统与密封系统,风电塔筒用大规格高强度紧固件,叶片成型模具和电机定、转子零件大型精密冲压模具,大型水力发电机球阀、转轮叶片、接力器密封系统,核电站二级泵轴承、新型核电主泵三级密封装置、高可靠性核电专用紧固件。
《方案》指出,目前,基础零部件无法满足主机配套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发展的瓶颈。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目前还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装备落后、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等问题。对此,《方案》强调,未来3年,我国要加大力度,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难关,使产品技术水平达到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70%以上;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的基础零部件制造企业及知名品牌;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着重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创建若干个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业界专家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整机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机械基础零部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进口。机械装备配套本土化程度低的问题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绊脚石”。这种现象在船舶行业也是存在的。工信部出台的《方案》可谓对症下药,抓住了船舶、海工领域和风电、核电配套领域的薄弱环节,对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风电及核电装备的整体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