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集团,上市为啥这么难?
2010-12-22 08:50 | 中国经济时报 船厂动态
“一直靠并购国有钢铁厂的建龙集团到舟山了,已经吃掉了有50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舟山船厂(扬帆集团)。”报料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们(建龙集团)在钢铁业上玩不下去了,开始伸手与铁有关的造船业,并且是一吃掉船厂(扬帆集团)就想上市圈钱。”“里面问题多得很”。
11月底12月初,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了“千岛之乡”舟山市,浙江扬帆集团所在地。
“定海神针”将一个个散落的海岛珍珠穿缀起来,宛若天上飘下的彩虹——这就是通往浙江省舟山市的舟山跨海大桥,也是从陆路进入舟山市的唯一通道。
正在申报“国家级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舟山可谓日新月异。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也犹如这大桥下无风三尺浪的海面,海下随时暗流涌动。
入主造船业
“从2005年开始改制,张老板(建龙集团)占100%股份”
并购重组、扩张逐利。那么,报料人所说的建龙集团是什么来路?跟浙江扬帆集团又是什么关系呢?
当地媒体报道,2006年8月9日,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在北京)与舟山市政府签署《扬帆集团国有产权转让合同书》,正式并购舟山最大的造船企业——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建龙首次进入造船行业。
“看看建龙集团走过的路,大多都是通过联合、并购完成的,从唐山建龙到承德建龙,从吉林建龙到黑龙江建龙,而且大都出奇地顺利”。当地一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直到2004年6月,宁波建龙被国家列为重点查处的违规钢铁项目。
2009年的“7·24”通钢事件后,建龙集团又被排除在通钢集团的重组外,至此它又遭遇重挫。“也许是两次的打击改变了建龙的扩张布局方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建龙钢铁一直通过不断在各地收购钢铁厂家的方式来扩大其钢铁生产规模,但主要产品仍局限于建筑、机械等方面的热轧板材。而宁波建龙的出现改变了上述局面,主要生产汽车板、家电板、造船板等替代进口的宽带钢。“宁波建龙很可能会与扬帆集团形成上下游企业关系”。
不管哪种说法,一个铁定的事实是,建龙集团已完全控股了扬帆集团(原舟山船厂)。这一点从扬帆集团的高管那里得到证实。
“我也是打工的,都给张老板(张志祥,建龙集团实际控制人)打工。”12月1日上午,在位于普陀区鲁家峙的扬帆集团总部行政办公楼的办公室里,副总裁邵国君对本报记者说,“连我们的董事长都是打工的。”
“这个企业比我的年龄都大,不过现在都完全民营化了,从2005年开始改制,张老板(建龙集团)占100%股份”。邵国君说,建龙入主后,扬帆的企业名称、品牌都维持不变。
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
“一帮搞钢铁的,以钢铁模式来搞船舶业,确实带来很多问题”
资料显示,建龙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达到17家,总资产达到319.81亿元,涉及资源、钢铁、造船、机电等多个行业。
据了解,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亲自主导了扬帆集团重组改制的整个收购工作。张志祥从2006年3月首次与舟山方面接触到收购成功,只用了5个月时间。
并购扬帆集团后,建龙集团便实施了更加庞大的发展计划。具体是,每年将通过有效投入,逐步扩大扬帆集团的造船产能,5年内使之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并进入国内造船企业前五强。
据报道,重组前的扬帆集团是浙江船舶工业龙头企业,总资产10亿元,拥有3条大型专业造船生产线,年造船能力达35万载重吨,2005年,该集团的销售收入为12亿元。
而重组后的扬帆集团网站显示,集团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销售收入40亿元,总造船能力为200万以上载重吨。
也就是说,建龙集团在全资收购扬帆集团后的四年时间里,销售翻了近3.5倍。造船能力翻了近6倍。但与此前的目标相去较远。
“一提起来就埋怨金融危机是不对的,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建龙)集团内部混乱,才是企业发展慢的真正原因。比如:前两年行情好的时候,扬帆集团内部中层管理人员每人都配备了一辆小汽车,而企业在产品创新、升级改造、营销管理上并未有什么起色。”当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你看人家扬子江船厂,跟他们一样的背景,现在发展得是他们的多少倍了”。
据有关资料,扬子江船业是江苏省一家同样有着50多年历史的民营造船企业,2009年造船产量居全国造船企业第四。2009年的营业收入、税后盈余分别达人民币106亿元、22.9亿元,为扬帆集团的两倍多。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扬子江船业公司2007年4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今年10月份,公司在台发行2.4亿单位TDR(每2单位TDR对原股1股),募集总金额45亿元新台币,是台湾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第二大TDR案。
“确实是这样,在同样的背景、条件下,我们落后了,他们(扬子江船业)发展得很快。”一不愿具名的扬帆集团内部中层向本报记者表示,总体上来讲,我们的技术是没问题的,但其他方面的确存在问题。
“他们(建龙集团)一帮搞钢铁的,以钢铁模式来搞船舶业,确实带来很多问题”。该人士介绍,刚开始是十几个人过来,后来就多了。因为行业不同,船舶业要求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再加上这边又是老国有企业,很多文化、管理理念、行为方式差别都很大。
该人士强调,“主要错失了前几年大发展的好时光,着实令人痛心。”
“企业(扬帆集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来自内部的,因为之前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人融合在一起。”当地一官员对本报记者坦言,民营企业做事情有他们的规则,所以就错过了很多的商机。
对此,集团副总裁邵国君也向本报记者坦承,“与扬子江船业相比,确实存在距离。主要是前几年耽搁了。”至于如何耽搁了,邵副总裁并未解释。
行业的低迷,内部人员(含管理人员)的思想混乱,也为扬帆集团的正常运转埋下了隐患。
“因为缺钱,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就投入了生产”。上述业内人士说,主要表现在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上。
对于此种说法,集团副总裁邵国君、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都予以否定,均称企业“不存在这些问题”。
12月1日下午,在位于蚂蚁岛的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现场,本报记者并未见到该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规范化固废堆场”等设施。
上市遇阻
“环保问题确实影响了扬帆集团上市的计划,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其实,扬帆集团的大股东建龙集团对资本市场的觊觎由来已久,只是此次并购扬帆集团后的上市欲望更加强烈。
据了解,扬帆集团下属全资、控股的主要企业有: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威海荣成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美国高盛集团全资下属企业GS Phereclus Holdmgs Limited公司购买了扬帆集团20%的股份。而在此前的9月,该公司董事长徐裕康曾对外透露,要在2009年上半年登陆香港股市,后来搁浅。
2010年上半年,扬帆集团再次申请香港上市,浙江省环保厅于4月23日对外公布了《关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
随后,关于该集团上市的情况又无下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初第二次冲击香港H股的时候,扬帆集团多年累积的环保问题遇到了“麻烦”。
报料人的材料列举为:扬帆集团鲁家峙造船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审批、验收手续、有排污许可证”。2007年因废水超标排放及未执行“三同时”分别被舟山市环保局罚款5万元,且处罚记录已经上报给浙江省环保厅。
扬帆集团江湾船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厂,无环评审批,无三同时验收,无监测数据,也无排污许可证。”
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批建不符(批小建大),普陀区环保局审批的3万吨船坞的项目,而实际建的船坞造船能力大于10万吨(企业称为8万吨),按规定10万吨以上造船企业应由环保部审批,并且该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该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但“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无试生产及环保验收手续,无排污许可证。”
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也是批建不符,定海区环保局审批的4万吨船坞项目,而实际建的船坞造船能力也是大于10万吨,并且该企业也是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就已经投入生产,“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无试生产及环保验收手续,无排污许可证。”
“环保问题确实影响了扬帆集团上市的计划,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报料人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相关部门却否认了这一说法。
“上市这块他们的确慢了一拍。其实在高盛入股之前,扬帆的大股东建龙钢铁便有上市的想法,高盛进来后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了,但宏观经济变化太快了。现在公司也还一直在推动这件事,但是进展也不大。”当地一官员说。
集团副总裁邵国君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不上市了,公司现在没这想法了”。
跟邵副总裁说法一致的还有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他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企业不上市了。”
“他们(扬帆集团)是急需资金,不是不想上市,但是整个造船业还没恢复元气,致使经营陷于困境”。上述业内人士说,另一方面是如果现在上市了,保荐商、投资者是不怎么认可的,风险太大,才使得他们“暂缓上市,等待时机”。
环保局参与造假?
“(环保)问题最终还是通过市环保局解决了”
那么,令人关注的环保问题呢?
“(环保)问题最终还是通过市环保局解决了”。报料人说。其中,舟山市环保局被指参与该集团公司申请上市环保材料的造假。
4月23日,浙江省环保厅对外公布了《关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
《公示》说,“该公司属于首次申请上市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向项目为‘船用轴舵系及甲板机械、船舶舱室机械技术改造项目’,江省范围内的‘船用轴舵系及甲板机械、船舶舱室机械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环评并取得相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批复……经核查,该公司基本符合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有关要求”。
对此,报料人、当地行业从业人员均提出了质疑:浙江省环保厅在说假话。
据相关人员提供的《扬帆集团上市环保核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显示,政府部门明确了环保部门针对上市环保核查的要点以及扬帆集团下属的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威海荣成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在环保核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并列出,并明确了在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下该局所属各处室及下属局的对应措施。
具体为:扬帆集团鲁家峙造船厂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本次核查初审意见不上报被处罚的情况,落实单位是市环保局的污控处。”
扬帆集团江湾船厂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委托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2月底前完成污染源监测,并申请市局补发排污许可证。落实单位是市环保局的污控处和市环境监测站。”
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加快完善配套环保设施。普陀区环保局督促检查,并于2010年2月底前办理完3万吨项目试生产的批复。”
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加快完善配套环保设施。定海区环保局督促检查,并于2010年2月底前办理完4万吨造船项目试生产批复。”
此外,舟山市环保局对企业的相关问题也是“关怀备至”。
举报材料显示,舟山市环保局要求该局相关部门督促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底前补报2007—2009年排污申报表、协助查补2007—2009年以上企业排污费缴纳情况凭证。
对于上述问题,集团邵国君副总裁告诉本报记者,“集团(下属)公司什么手续都有,都是按政策规定办理的,只是现在是下班时间,管理档案的人下班了。”
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告诉本报记者,省里经常搞“飞行检查”,舟山市的环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造船业没有工业污水,只有生活污水。各级环保部门都经常有检查,“不可能存在那些问题”。
为此,本报于12月6日向舟山市政府、舟山市环保局、浙江省环保厅发去了含有上述内容的采访提纲。
12月17日,浙江省环保厅在回复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反映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展调查,一有结果将马上给回复”。
除此之外,截至发稿前,仍未见来自浙江方面任何形式的其他回复。
11月底12月初,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了“千岛之乡”舟山市,浙江扬帆集团所在地。
“定海神针”将一个个散落的海岛珍珠穿缀起来,宛若天上飘下的彩虹——这就是通往浙江省舟山市的舟山跨海大桥,也是从陆路进入舟山市的唯一通道。
正在申报“国家级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舟山可谓日新月异。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也犹如这大桥下无风三尺浪的海面,海下随时暗流涌动。
入主造船业
“从2005年开始改制,张老板(建龙集团)占100%股份”
并购重组、扩张逐利。那么,报料人所说的建龙集团是什么来路?跟浙江扬帆集团又是什么关系呢?
当地媒体报道,2006年8月9日,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在北京)与舟山市政府签署《扬帆集团国有产权转让合同书》,正式并购舟山最大的造船企业——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建龙首次进入造船行业。
“看看建龙集团走过的路,大多都是通过联合、并购完成的,从唐山建龙到承德建龙,从吉林建龙到黑龙江建龙,而且大都出奇地顺利”。当地一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直到2004年6月,宁波建龙被国家列为重点查处的违规钢铁项目。
2009年的“7·24”通钢事件后,建龙集团又被排除在通钢集团的重组外,至此它又遭遇重挫。“也许是两次的打击改变了建龙的扩张布局方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建龙钢铁一直通过不断在各地收购钢铁厂家的方式来扩大其钢铁生产规模,但主要产品仍局限于建筑、机械等方面的热轧板材。而宁波建龙的出现改变了上述局面,主要生产汽车板、家电板、造船板等替代进口的宽带钢。“宁波建龙很可能会与扬帆集团形成上下游企业关系”。
不管哪种说法,一个铁定的事实是,建龙集团已完全控股了扬帆集团(原舟山船厂)。这一点从扬帆集团的高管那里得到证实。
“我也是打工的,都给张老板(张志祥,建龙集团实际控制人)打工。”12月1日上午,在位于普陀区鲁家峙的扬帆集团总部行政办公楼的办公室里,副总裁邵国君对本报记者说,“连我们的董事长都是打工的。”
“这个企业比我的年龄都大,不过现在都完全民营化了,从2005年开始改制,张老板(建龙集团)占100%股份”。邵国君说,建龙入主后,扬帆的企业名称、品牌都维持不变。
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
“一帮搞钢铁的,以钢铁模式来搞船舶业,确实带来很多问题”
资料显示,建龙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达到17家,总资产达到319.81亿元,涉及资源、钢铁、造船、机电等多个行业。
据了解,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亲自主导了扬帆集团重组改制的整个收购工作。张志祥从2006年3月首次与舟山方面接触到收购成功,只用了5个月时间。
并购扬帆集团后,建龙集团便实施了更加庞大的发展计划。具体是,每年将通过有效投入,逐步扩大扬帆集团的造船产能,5年内使之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并进入国内造船企业前五强。
据报道,重组前的扬帆集团是浙江船舶工业龙头企业,总资产10亿元,拥有3条大型专业造船生产线,年造船能力达35万载重吨,2005年,该集团的销售收入为12亿元。
而重组后的扬帆集团网站显示,集团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销售收入40亿元,总造船能力为200万以上载重吨。
也就是说,建龙集团在全资收购扬帆集团后的四年时间里,销售翻了近3.5倍。造船能力翻了近6倍。但与此前的目标相去较远。
“一提起来就埋怨金融危机是不对的,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建龙)集团内部混乱,才是企业发展慢的真正原因。比如:前两年行情好的时候,扬帆集团内部中层管理人员每人都配备了一辆小汽车,而企业在产品创新、升级改造、营销管理上并未有什么起色。”当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你看人家扬子江船厂,跟他们一样的背景,现在发展得是他们的多少倍了”。
据有关资料,扬子江船业是江苏省一家同样有着50多年历史的民营造船企业,2009年造船产量居全国造船企业第四。2009年的营业收入、税后盈余分别达人民币106亿元、22.9亿元,为扬帆集团的两倍多。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扬子江船业公司2007年4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今年10月份,公司在台发行2.4亿单位TDR(每2单位TDR对原股1股),募集总金额45亿元新台币,是台湾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第二大TDR案。
“确实是这样,在同样的背景、条件下,我们落后了,他们(扬子江船业)发展得很快。”一不愿具名的扬帆集团内部中层向本报记者表示,总体上来讲,我们的技术是没问题的,但其他方面的确存在问题。
“他们(建龙集团)一帮搞钢铁的,以钢铁模式来搞船舶业,确实带来很多问题”。该人士介绍,刚开始是十几个人过来,后来就多了。因为行业不同,船舶业要求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再加上这边又是老国有企业,很多文化、管理理念、行为方式差别都很大。
该人士强调,“主要错失了前几年大发展的好时光,着实令人痛心。”
“企业(扬帆集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来自内部的,因为之前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人融合在一起。”当地一官员对本报记者坦言,民营企业做事情有他们的规则,所以就错过了很多的商机。
对此,集团副总裁邵国君也向本报记者坦承,“与扬子江船业相比,确实存在距离。主要是前几年耽搁了。”至于如何耽搁了,邵副总裁并未解释。
行业的低迷,内部人员(含管理人员)的思想混乱,也为扬帆集团的正常运转埋下了隐患。
“因为缺钱,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就投入了生产”。上述业内人士说,主要表现在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上。
对于此种说法,集团副总裁邵国君、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都予以否定,均称企业“不存在这些问题”。
12月1日下午,在位于蚂蚁岛的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现场,本报记者并未见到该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规范化固废堆场”等设施。
上市遇阻
“环保问题确实影响了扬帆集团上市的计划,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其实,扬帆集团的大股东建龙集团对资本市场的觊觎由来已久,只是此次并购扬帆集团后的上市欲望更加强烈。
据了解,扬帆集团下属全资、控股的主要企业有: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威海荣成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美国高盛集团全资下属企业GS Phereclus Holdmgs Limited公司购买了扬帆集团20%的股份。而在此前的9月,该公司董事长徐裕康曾对外透露,要在2009年上半年登陆香港股市,后来搁浅。
2010年上半年,扬帆集团再次申请香港上市,浙江省环保厅于4月23日对外公布了《关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
随后,关于该集团上市的情况又无下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初第二次冲击香港H股的时候,扬帆集团多年累积的环保问题遇到了“麻烦”。
报料人的材料列举为:扬帆集团鲁家峙造船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审批、验收手续、有排污许可证”。2007年因废水超标排放及未执行“三同时”分别被舟山市环保局罚款5万元,且处罚记录已经上报给浙江省环保厅。
扬帆集团江湾船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厂,无环评审批,无三同时验收,无监测数据,也无排污许可证。”
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批建不符(批小建大),普陀区环保局审批的3万吨船坞的项目,而实际建的船坞造船能力大于10万吨(企业称为8万吨),按规定10万吨以上造船企业应由环保部审批,并且该企业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该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但“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无试生产及环保验收手续,无排污许可证。”
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也是批建不符,定海区环保局审批的4万吨船坞项目,而实际建的船坞造船能力也是大于10万吨,并且该企业也是配套环保设施不到位就已经投入生产,“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废气处理设施、无规范化固废堆场、无试生产及环保验收手续,无排污许可证。”
“环保问题确实影响了扬帆集团上市的计划,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报料人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相关部门却否认了这一说法。
“上市这块他们的确慢了一拍。其实在高盛入股之前,扬帆的大股东建龙钢铁便有上市的想法,高盛进来后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了,但宏观经济变化太快了。现在公司也还一直在推动这件事,但是进展也不大。”当地一官员说。
集团副总裁邵国君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不上市了,公司现在没这想法了”。
跟邵副总裁说法一致的还有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他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企业不上市了。”
“他们(扬帆集团)是急需资金,不是不想上市,但是整个造船业还没恢复元气,致使经营陷于困境”。上述业内人士说,另一方面是如果现在上市了,保荐商、投资者是不怎么认可的,风险太大,才使得他们“暂缓上市,等待时机”。
环保局参与造假?
“(环保)问题最终还是通过市环保局解决了”
那么,令人关注的环保问题呢?
“(环保)问题最终还是通过市环保局解决了”。报料人说。其中,舟山市环保局被指参与该集团公司申请上市环保材料的造假。
4月23日,浙江省环保厅对外公布了《关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
《公示》说,“该公司属于首次申请上市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向项目为‘船用轴舵系及甲板机械、船舶舱室机械技术改造项目’,江省范围内的‘船用轴舵系及甲板机械、船舶舱室机械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环评并取得相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批复……经核查,该公司基本符合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有关要求”。
对此,报料人、当地行业从业人员均提出了质疑:浙江省环保厅在说假话。
据相关人员提供的《扬帆集团上市环保核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显示,政府部门明确了环保部门针对上市环保核查的要点以及扬帆集团下属的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威海荣成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在环保核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并列出,并明确了在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下该局所属各处室及下属局的对应措施。
具体为:扬帆集团鲁家峙造船厂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本次核查初审意见不上报被处罚的情况,落实单位是市环保局的污控处。”
扬帆集团江湾船厂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委托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2月底前完成污染源监测,并申请市局补发排污许可证。落实单位是市环保局的污控处和市环境监测站。”
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加快完善配套环保设施。普陀区环保局督促检查,并于2010年2月底前办理完3万吨项目试生产的批复。”
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上述问题对应的对策措施是:“加快完善配套环保设施。定海区环保局督促检查,并于2010年2月底前办理完4万吨造船项目试生产批复。”
此外,舟山市环保局对企业的相关问题也是“关怀备至”。
举报材料显示,舟山市环保局要求该局相关部门督促鲁家峙造船厂、江湾船厂、扬帆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舟山市大神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永锦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扬帆管业制造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底前补报2007—2009年排污申报表、协助查补2007—2009年以上企业排污费缴纳情况凭证。
对于上述问题,集团邵国君副总裁告诉本报记者,“集团(下属)公司什么手续都有,都是按政策规定办理的,只是现在是下班时间,管理档案的人下班了。”
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於敏峰告诉本报记者,省里经常搞“飞行检查”,舟山市的环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造船业没有工业污水,只有生活污水。各级环保部门都经常有检查,“不可能存在那些问题”。
为此,本报于12月6日向舟山市政府、舟山市环保局、浙江省环保厅发去了含有上述内容的采访提纲。
12月17日,浙江省环保厅在回复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反映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展调查,一有结果将马上给回复”。
除此之外,截至发稿前,仍未见来自浙江方面任何形式的其他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