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船配业或将步入微利时代

2011-03-29 08:51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2010年,江苏船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船舶动力系统实现本省生产,甲板机械、舱室机械等主要配套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该省船配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00家,并形成了优势企业集群。不过,近年来,国际相关海事机构和组织接连出合了新规范、新标准,对各类船用设备提出了新要求,这给江苏省船配业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专家建议,江苏省船配业应根据全球船配业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自身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好规划,这不仅对该省船配业未来5年实现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对其进一步巩固造船强省的地位意义重大。
    量大面广,市场份额国内领先
    通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江苏目前已经成功打造了南通、扬州、靖江、镇江等几个造船重镇,这些造船重镇的形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船配企业聚集周边,船配产品种类也日趋多样,甲板机械、船用电缆、船用锚链、中低速柴油机等主要船用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本土化生产。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江苏各地船配业根据当地造船业的特殊需求和自身能力的不同基本实现了差异化发展。
    据了解,去年,靖江市通过“高位嫁接”,使其船舶配套率提升至40%,使本地原有的4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逐步摆脱了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局面;南通市船配业继续稳步向前,船配产品年销售额达400亿元;江都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高附加值船配产品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日前其更是提出,未来要培育2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的船配企业……
    如今,除通讯导航设备外,江苏船配产品的种类几乎完全能满足造船所需,其中包括船用消防设备、船用电缆、船用化纤缆绳、锚链、球扁钢、船用尾轴密封、油水分离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船用焚烧炉、船用舷梯、船用舾装件、甲板机械、救生艇、烟火救生信号、船舶可调螺旋桨系统等。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安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船配企业的产品已经创出了品牌,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客户所认可。
    “量变引发质变,江苏船配业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南京船级社副总经理陈汉金表示,救生艇、烟火信号、救生服、艇轴密封、化纤缆绳、船用电缆、船舶栖装件、锚链等产品产量目前已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因此,中国船级社新的服务产品的推出很多是从南京分社开始的.如有害物资总清单(拆船公约)实施前的试点、无石棉绿色产品的认可、重要特殊工艺的认可、配套业的调研等。
    微利时代,创新研发促发展
    不过,前几年,在造船热潮的推动下,新兴船配企业层出不穷,江苏船配业在不少领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迹象,产品低端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国际金融危机这场暴风雨淋醒了造船企业的淘金梦,附带也淘汰了不少投机造船市场的弱势船配企业。不过,在危机中品尝了“吃不饱”的痛苦之后,江苏船配企业陷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常规配套产品的“价格战”让人触目惊心,不少企业的利润已经基本被挤干。业内人士甚至预言,“十二五”期间,江苏船配业将步入微利时代。
    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船配企业首先要维护原有市场,在释放产能的同时加强与其他船配企业合作,采取打包供货模式,抱团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尽管价格战在所难免,但船配企业不应一味靠低价来吸引客户,盲目参与价格战。大型船配企业可通过开展产品打包配套业务来拓展盈利空间。而船企在选择供应商或招标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靠低价格定标,要考核配套企业多方面的能力.这将有利于配套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随着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陆续实施,江苏船配企业应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需重视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
    毫无疑问,掌握先进技术、拥有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意味着企业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做大之后,越来越多的江苏船配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船配产品已经投入了生产或者即将被推向市场。比如,驾驶室值班报警系统、电子海图(ECS)、全淹没机舱水基灭火系统、低硫燃油处理设备等新产品都已投入生产,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正在研制的“压载水处理装置”、“船用黑匣子”,南通亚泰船舶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满足Tier III排放要求的“柴油机后处理设备”也即将被推向市场。
    此外,江苏部分船配企业开始考虑通过兼并与重组来实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比如,该省3家烟火信号厂通过政府行为合并成1家后,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些制造舱室机械的企业自发地与同类企业展开合作,共享资源,以提升竞争力。同时,国家去年也给予江苏船配业发展很大的支持。据了解,该省共有12家船配企业获得了新产品研发项目的资金扶持,江苏海陆装饰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等6家船配企业被列入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END

关键词: 江苏船配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