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造船业"斗寒破冰"

2009-02-17 09:39 | 本站原创 船厂动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认为,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小渔船到万吨远洋轮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在世界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然而,不期而至的"金融风暴"带来了世界造船业的"雪崩",自去年11月以来,全球船舶制造业陷入整体停滞状态。 中国造船业也面临"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三难状态,预计2009年延期和撤销订单将达1000多万载重吨。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民企造船大省浙江首当其冲。

  浙江有众多的岛屿和7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但很长一段时间,浙江只能修造小渔船。2003年以来,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大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开始"掘金"造船业。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地几乎是遍地开花,并得到了很快发展。在浙江漫长的海岸线上,昔日的荒滩都成了一座座造船基地,记者曾经过宁波甬江入海口南边的一小岛,只见10多家造船厂挤在短短几公里的海岸线上,塔吊高耸,几十个船台沿着江堤一字儿排列着,正在建造的万吨巨轮更是蔚为壮观。

  据浙江省经贸委机械行业办统计,浙江现有较大规模的民营造船厂200多家,而沿海的市、县,更是几乎村村有小船厂。200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宣布将兴建十大造船基地,总投资超过百亿。最具地理优势的舟山、温州、台州、宁波,开始怀揣"大船梦想"。四市各级经贸委都宣布将造船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并出台了造船业发展规划,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象山县调研报告称:造船民企异军突起,完全改变了象山县产业结构。针织业历来是象山县的第一支柱产业,而2007年造船业产值超40亿元,2008年就可超过针织业,成为当地的第一支柱。

  舟山市政府则专门成立"船舶修造管理服务局",计划培育一批"巨无霸"造船民企,其中2个年产值超100亿元,3个超50亿元。给他们信心的,是造船业已成为工业的"第一支柱",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三成。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2008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178.2万载重吨,居全国第三;而新承接船舶订单805.9万载重吨,已跃居全国第二。

  风云突变困船台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萎缩,新兴的浙江船舶制造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新船订单也开始减少,造船业将面临新的挑战,部分船企面临利润下滑、"有价无市",后续订单不足和企业信心指数下降等状况。接订单有风险,不接订单又没活干。浙江的不少船厂都处于这种两难的境地。除了面临撤单和弃船的风险,资金压力也让浙江造船业有腹背受敌之感。

  据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一月份以来,全国已有船东弃船70多条。船东弃船意味着造的船很可能就没人要了,资金回收不上来,以后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六年的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文林从来没有见过现在这样的场面,虽然对下半年的形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也没有料到,危机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就在半年前,整个台州还处于造船的热潮中。金文林和他身边的许多人就是在这热潮中淘到了金,那些幸福的日子似乎离他们还很近。2007年,台州船业资本在本地生产万吨轮450条,2008年上半年台州船舶工业产值增长52.8%,全年突破150亿元。当地政府乐观预计,未来三年,台州市造船能力就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这个数字是浙江"十一五"规划年产量520载重吨的近两倍,是中国整个"十一五"规划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的近六成。然而这些数字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产能过剩。

  浙江经济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造船业这几年发展太快了,近两年造船能力迅猛地扩张,而市场发展没那么快,不一定能容纳这么多的量,就会产能过剩 。从2003年开始,造船市场已经持续高位运行五年时间。尽管现在许多船厂的订单已经接到2010年,但也正是船舶行业"订单远期化"的特点,使得风险更具隐蔽性。

  如今,沿海原来热火朝天的大大小小的造船厂、修船厂,已经冷清下来了,原来加班加点造船生产的灯光,也熄灭了。不少造船厂面临困境,有的甚至倒闭、破产。

  政府船企合力斗寒

  面对困境,浙江各级政府和民企纷纷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多家主要船企召开了形势分析及对策研讨会。提出要密切关注国际海运及船舶市场的走势,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方式,尽快适应市场变化,并密切关注船东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谨慎接单;提高生产效率,紧扣生产计划的各个节点,缩短造船周期,确保产品按期交付;科学安排生产,加强对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控制,进一步节支增效,确保产品利润;压缩规划性投资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尽快完成在建的工程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和关键项目顺利完成;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究,跟上国际造船行业的发展变化,展开技术创新的"持久战";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有效融资,以保证企业资金链不受影响。

  同时,各家船企也认识到,尽管近几年中国的造船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继韩,日之后的第三造船大国。但是,在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型,以及一些技术附加值较高船型上,中国还不具备优势,浙江则更是相对"小、散、低"。投资低水平,制造低技术一直困挠着浙江的船企,金融风暴又雪上加霜。但一位民企老板说得好:"危机既是危局,也是机遇。熬过危局,就见机遇"。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原浙江造船厂)是浙江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前不久,该公司控股集团中国春和集团与法国波邦集团共同组建的以承建中小型船舶为主的太平洋造船集团与法国船东签订了40艘海洋石油供应船、总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建造合同。"这种方法有一个好处,船东既是股东又是船东,他们会时刻关注着企业的命运,船东为了应对美元贬值,已将造船合同价的预付款打入公司银行账户,因此不用担心船东撤单、弃单,这也是我们规避金融风险的一个’秘诀’。"该集团工作人员这样说。

  过去,台州市的造船业沿袭着个体户性质的"散户造船"模式――一位头脑活络的能人,在接到订单后,迅速筹集成百上千万的资金,并租下正规造船厂的船台,甚至在滩涂上搭建一个简单的船台,然后迅速组建自己的施工队,在这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公司,管理团队也非常简单,等造船任务结束后,一切又恢复原状。

   "这种模式正在改变。"当地政府部门人士表示, "随着’牛市’的结束和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各个企业正在想办法面对,整合已经开始"。

  台州市还专门召开了全市船舶行业企业家座谈会,参与座谈的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表示:"各造船企业要清醒认识造船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整合,加速提升,进一步推动船舶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船舶制造业基地。" 

  浙江省政府不久前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工业列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浙江省政府年前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工业列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32%和10%以上。而造船业与这三项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都有相关。

  本月初的一则消息是,80亿美元银团保函项目将扶助浙江造船业抵御风险。中国进出口银行表示,将牵头在浙江省操作巨额银团保函项目,金额高达80亿至100亿美元。在授予贷款方面,进出口银行以往主要给那些在中国买船的国外船东放贷,而从去年开始,进出口银行该项业务的重心已经转向国内船东,一方面是为国内船东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帮助他们进行船舶升级换代。

END

关键词: 浙江造船业"斗寒破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