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洲船厂的“80后”发明家
2011-06-10 08:23 | 定海新闻网 公告公示
“大神洲”坐落于定海南部诸岛之一的盘峙岛,翻看“大神洲”这三年的发展,速度惊人。建厂仅3年的“大神洲”,去年全面投产并交上完美答卷,全年新开工船只7艘,下水4艘,交船5艘,完成工业产值17.06亿元。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结束92500DWT系列散货船小批量生产后,“大神洲”又充分利用船坞条件,在建造57000DWT系列散货船时尝试采用“一条半造船法”,不断刷新船坞周期纪录,最短仅用40天。 “大神洲”生产驶入“快车道”,与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密不可分。而陆征,正是企业强大的科技后援团中的领军人物。
“其实我没做什么,只是一个普通的造船人。 ”一身蓝色工作服,中等身材略瘦,皮肤偏白,鼻梁上架了副眼镜,陆征看上去如他所说,普普通通。但正是这位痴迷“造船”的普通人,发明的活动墩(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国家授权,并主持完成了多项在国内具有独创性的技术方案设计和工艺方法研究。
陆征,出生于1980年,已参加工作10年,现任“大神洲”精度科科长。比他年长的老前辈说起这位“80后”的科长赞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
没错,“80后”的陆征是船厂里的发明家,喜欢挑战,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乐在创造发明中。
2009年12月17日,陆征递交了第一份专利申请文件。他没有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以平和的心态等待结果。去年10月6日,他获得了自己发明生涯中的第一项授权专利。陆征谈到自己的实用新型授权专利证书时,显得格外的平静。“活动墩这个发明,只是我在平时工作中多摸索想出来的,没有那么神奇。 ”
活动墩是陆征发明的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工装工具,用于分段总组和搭载中。 “之前,公司都是采用外购的千斤顶来调节高度。千斤顶首先是价格贵,其次还经常坏,耽误进度。 ”于是,陆征琢磨着自己来发明一个活动的墩子,既方便省力又要精准。多次的画图设计实践后,陆征终于成功了。
“活动墩由底座、上盖和斜面活动板组成,就是利用两块坡度为10°的斜面活动板来调节高度。通过调节两个活动插销就能改变上盖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墩子水平的目的。 ”当他看出记者听不大懂时,他还用笔在纸上画图,并耐心讲解直到记者明白为止。
记者了解到,“大神洲”目前都是使用陆征发明的活动墩,而且调节活动墩不需要大吨位的油压,只需要一把榔头就够了,既减少工具使用成本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调节水平的工作提前了,可以直接进行分段合拢作业,这样就避免了吊机的等待时间,提高吊机的使用率。
令记者出乎意外的是,活动墩还是“变废为宝”得来的,都是用废钢废铁裁成指定形状,由工人们焊接而成的。陆征告诉记者,制造一艘57000DWT系列散货船要用到150个活动墩。用自制的活动墩替代外购的千斤顶,那得给公司省了多大一笔开销啊。
一个船坞内同时搭载一条半的船,这是“大神洲”的“一条半造船法”,即首制船和第二条船的后半段同时在坞内进行搭载;在首制船出坞后,第二条船的后半段实施坞内移位,继续该船的坞内搭载,第三条船的后半段开始进坞搭载……其技术难点在于“半条船”起浮移位时的水平调整和二次定位。这个技术难点也是由陆征主要负责攻克的。
在创新思想的激励下,陆征就是有这么股劲儿,变“不可能”为“可能”,有力助推“大神洲”造船速度。他说:“如果一条半造船法成功,‘大神洲’可以一年造8艘57000DWT系列散货船,比之前能多造2艘。但一条半造船法有新的技术难题,而且又要缩短船坞周期,所以除了经常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付出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通过船舶分段精度测量,与三维模型的理论数据进行比较,采用数字化技术减少误差,采用精度控制技术,得到了水平调整和二次定位的最优方案,难题迎刃而解。最终,分段搭载的时间从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15-30分钟。陆征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完成了这个《大型船舶一次定位搭载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项目,通过研究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并在散货船上实船示范应用,缩短了生产工时,提高了生产精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返工、缩短造船周期,节能降耗,使公司实际年增产值18800万元,利润3040万元,税金2413万元。同时该项目还被列为浙江省科技厅2008年度第三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计划项目。
陆征,这个船厂里的“80后”发明家,发明创造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2008年9月,陆征加入“大神洲”刚到一个月,他就开始负责完成与青岛大学一科技公司合作的《DACS造船精度控制系统的合作开发》项目,通过生产实践,完善和改进了DACS造船精度控制系统软件,成功填补了国内造船精控软件的空白,并为企业节省了至少80万元的软件采购费用,获得扬帆集团技术革新成果二等奖,此后还获得2010年度舟山市科技合作奖二等奖。他还自主设计定制用于机舱和尾部分段总组搭载定位用的高强度的塔形支柱。
采访结束,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么一句话:“没有什么不可能”,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唯有科技创新人才才能打造企业“造船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