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出口下降船型结构型风险凸现

2011-07-19 08:18 | 国际船舶网 船市观察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上海关区出口各类船舶价值1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9.3%。1季度,全国共撤销船舶订单21艘,合计107.5万载重吨,其中大部分为散货船,我国船舶出口面临的结构型风险凸现。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球的43.6%、54.8%、41.2%,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距离世界造船“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船舶行业受到的冲击也愈益显现。以上海关区为例,已连续3个月现出口同比下降趋势。下阶段我国船舶工业健康发展还面临以下3方面压力:
产品结构落后于国际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成交量迅猛增加,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节能环保型船舶的订造量大幅攀升,全球新船订单的争夺已经体现出技术、品牌和质量的竞争。但我国目前的船舶产品结构仍以散货船、油船、中小型集装箱船为主,在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优势不足。以上海关区为例,今年前4个月,散货船在关区船舶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3.1%上升至61.6%。而且,今年以来,在散货船运力严重过剩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双重打击下,散货船运费暴跌,多数船东出现亏损,散货船交付难度增加。1季度,全国共撤销船舶订单21艘,合计107.5万载重吨,其中大部分为散货船,我国船舶出口面临的结构型风险凸现。
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重新进入快速升值通道。截至4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9元,一举突破6.5重要关口,再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据预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达到5%-7%。由于中国船厂大部分手持订单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持续升值大大增加了船舶企业的结汇成本。并且我国造船企业的盈利水平普遍集中在5%-10%的区间,如果依照目前的升值速度,企业利润将被进一步蚕食,部分企业甚至已在亏损边缘徘徊。此外,我国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不足60%,大量高端设备依靠进口,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强化了进口船用设备的价格优势,对国产设备形成挤占,不利于本土化设备装船率的提高。
造船企业融资困难
造船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船舶产品建造周期长,建造过程占用大量资金。金融危机爆发后,激烈的竞争不仅导致船价大幅下跌,而且造船企业承接的订单中交船前付款比例从最高点的80%下降到40%,甚至降到20%,造成企业建造过程中生产资金缺口较大。同时,今年以来,国家多次通过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率和利率等政策措施收缩银根,控制银行贷款额度,不少船企融资出现困难,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
为此建议:一是加快推进造船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摆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整合国内优势企业资源,加大对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设计研发的投入,提高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增加对造船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指导造船企业通过金融工具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END

关键词: 船舶出口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