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1-07-29 07:44 | 国际船舶网 公告公示
2011年7月26至28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大连海事大学主办,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协办的2011年“航海?文明之迹”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内顺利召开。来自大连、北京、山东、上海、武汉、福建、广东、香港、台湾、澳门,以及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亲临会场参与学术交流。国家交通运输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给予大力支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古船与沉船研究,海盗历史,航运贸易,海上航路,古地图,航海人物等。大会分设“古船与技术”、“海盗与人物”及“贸易与航路”三个专题展开讨论,在中外航海文明交流以及航海历史、航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研究海盗、海商类方面的与会专家针对中国航海历史中的海盗与海商人物作了更具思维高度和视域广度的学术探究。这一热点不仅在学术上推动古代航海史更加全面的研究,更将结合社会公众的兴趣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博物馆向社会展示中国古代航海更加清晰的历史原貌和栩栩如生的航海人物形象。
此外,中外学者们还从考古遗存、古船技术、航海贸易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中外古代航海文明的交流。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钱江教授从印尼海底沉船发掘成果出发,探讨唐代中国与东南亚、阿拉伯的海外贸易关系;英国剑桥大学程思丽(Sally K. Church)博土宣读了其整理明代造船古籍《龙江船厂志》的心得体会;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方真真副教授则以西班牙史料为中心,讲述了1657~1687年间中国台湾地区与菲律宾之间陶瓷贸易的状况。
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航海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外航海学者关注交流的平台,社会影响日增;专业领域学术成果与学术地位的不断丰富与提升,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为传承航海文明、弘扬航海精神、振兴民族航海事业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