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员输出存在难度与挑战
2011-08-12 07:50 | 大公报 公告公示
英国《公平杂志》新一期介绍上海海事大学时,指出虽然该大学注重航运业人才培训,但实际上仍然是一所通才教育大学,在其商船学院,多达120名教授、讲师及工程师共同培育2000名“抢手”学生船员。由于内地高质素船员不足,加上外语能力问题,中国船员短期内未必能缓解全球船员短缺的情况。
国内市场吸引力更大
消息透露,该大学正与同样位于上海的瑞典世界海事大学联办教育项目。全球船员短缺,但由海运学院毕业的的大部分学生最终都会选择为中国船只效劳,由中国海事服务中心投资成立的华洋海事中心副总经理李立谦在北京表示:“中国船东的增长速度全球最快,令船员需求急增。”除了现有船东扩展业务外,很多煤炭、电力及钢铁企业亦购入新船,建立自己的船队。同时,大量的船务公司需要从船上吸收优秀的高级船员到陆地上进行管理行政及船务工作,很多高级船员在船上服务数年后,便将工作岗位转移到陆上。这些因素令中国的船员数目严重不足。他说,为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方法是提供更多密集式的船员培训、招收大量实习生及与企业互相合作等。他预计至少5年时间,短缺问题才能得以缓解。
李立谦说,在船员服务方面,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菲律宾。由于中国航运市场向好,船务公司渴望得益于这些高级船员的经验,因此高级船员缩短在船上工作时间的趋势将持续下去。全球中国籍船员的比率只有4%,可见中国的船员劳务输出与菲律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他说,另一个因素是语言障碍,在中国,操作级船员的学历要求低,语言能力不足令很多船员无缘加入外国船队,同时船员在本地的就业形势良好,中国船员输出量便更少。
代理质劣阻碍输出
杂志报道指出,对中国来说,船员的外语能力不足似乎并非首要解决的问题。外资公司对其中国籍船员的培训反而对自身公司不利,结果是船员在接受培训后另谋高就。一名外国船东表示:“船员一旦完成训练,便加入中国船公司,得到更好的工作。”杂志分析指,那些千方百计加入到境外就业的船员遇到另一个窘境:他们透过中国劳务代理公司到境外工作,这些公司便趁机佔便宜,收取的佣金高达船员净收入的一半或以上,且用不负责的态度给船东提供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船员,导致船舶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影响中国船员在船东中的声誉,这样一来令船员觉得留在国资船公司工作似乎更可取。
因此,虽然中国已尽力解决有关议题,由于国内的船员不足,加上船员外语能力问题,中国的船员输出在短期内未必有助应付全球对船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