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古镇诞生自己的“船王”

2011-09-26 07:58 | 湖南日报 国内造船


千百年来帆影不歇的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古镇,终于诞生了自己的“船王”和船舶工业。9月21日,记者探访镇上的湖南灏东船厂。300余个造船师傅正在紧锣密鼓打造着3条大船;该厂负责人胡伟清在办公室古色古香的桌边,神闲气定地煮茶宴客。厂办负责人刘昔平称,“灏东”今年已造船6条,产值达1.8亿元。
营田自非“等闲”之地。它独占湘江、汨罗江和洞庭湖交汇处。清咸丰年间即在此设营田局;民国时期建武穆乡,隶湘阴县二区;1951年改名营田乡。湘北会战期间,它是拱卫长沙的水上前哨。成千上万营田儿女英勇抗日,成就了一曲永载史册的热血壮歌。
江山代有才人出。牢牢把握建设“两型社会”滨湖示范片的机遇,2008年11月,屈原管理区农民胡伟清筹资8000万元,创立了占地150亩的湖南灏东船厂,填补了该区造船业空白。他们高举“绿色造船”旗帜,自觉追求船舶设计、制造、营运到退役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浪费最少。建船台12个;添置制造船舶的各类设备近500台套;建立了企业信息数据库。
“小时候家里困难,我只读了3年书。但我尊重知识分子。”被誉为“古镇船王”的胡伟清说,“我不惜代价到处‘挖’人才。”他先后从湘阴、汨罗和浙、赣等地聘请各类专家300多名,昼夜攻关,实现了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作业一体化,做到船舶从设计、制造、营运、维修到退役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其“长江一号”从设计、布局到节能、环保等有多项自主创新,被客户誉为“江南挖砂王”。
旧战场上,日夜回荡着一曲造船的战歌。从业30年的江西船舶专家李双云从当地带来60多名工人,整日厮守在船厂“玩命”,有使不完的劲。3年间,该厂已承造3000-6000吨级船舶30艘。胡伟清告诉记者,“我每天5点起床搞锻炼、读书。市场竞争从长期看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要立得住,首先要自己读得多,理得透。”
END

关键词: 岳阳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