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福:中远是全球化的先行者

2012-05-06 22:00 | 国企 船界人物


 

“走出去”并实现全球化,几乎是现阶段中国所有大型企业的共同诉求,国之重器的央企尤其如是。但是,“走出去”工作本身又是一项风险高、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失败案例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先行者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中远集团,就是这样一位走出一条特色全球化道路的先行者。

精打细算 借鸡生蛋

《国企》:这两年,中国企业尤其是央企“走出去”过程中遭遇资金困扰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您如何防范中远遇到类似情况?

魏家福:我曾总结了企业经营的三大风险:一是“造血”风险,表现在主营业务不赚钱;二是“淤血”风险,表现在资金沉淀在下属公司;三是“流血”风险,表现在乱投资,乱经营导致的亏损。这三大风险在海外经营中更容易发生。

为此,中远做了这样的安排:一是增强“造血”机能。要求立足于发展主业提高效益。二是制止“淤血”重演。要求突出集团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严守集团做出的资金统筹管理的决定。三是防止“流血”事件。要求严格投资审批程序,同时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审计制度,对各项经营活动密切监管。

《国企》:中远在海外的资金筹集模式是?

魏家福:胡锦涛主席在希腊视察时,曾针对中远的走出方式说,中国企业要善于以创新方式走出去。胡主席所说的创新方式,指的是比雷埃夫斯港口40多亿元的租金和新码头的建设费用,全部从港口经营收入来抽取,中远集团总部不用给他们拨付一分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这种借鸡生蛋的方法将成为我们未来的主要资金筹集途径。

此外,中远还积极进军国际资本市场,通过境内外的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中远航运等上市公司来筹集资金。

人才为本 内外并用

《国企》:目前,中远已经有了多家海外公司。海外工作环境复杂、困难重重。您在选拔海外人才时有怎样的标准?

魏家福:我认为,建设一支具有全球思维、世界眼光、业务精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是把中远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证。

所谓国际化人才,在我看来,一定要三个“会”。第一,会讲国际语言。第二,会开车。第三,会办事,就是必须具备专业知识。

此外,还有“四个E”。一是指活力(Energy) ,即具有迎接并应对变化的个人能量;二是指激活能力(Energize) ,即能够创造一种氛围来调动他人积极性;三是指锋芒(Edge),即具有竞争精神;四是指执行(Execute),即具有确保始终如一执行的能力。

同时,在借鉴国际上优秀经营者素质的基础上,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国有企业领导应成为“五个家”。 一是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家。必须学会从政治家和政治的角度看问题。二是努力成为一名思想家。不仅自己要思维超前,而且要善于把先进的理念传输给自己的团队。三是努力成为一名艺术家。经营者应当具有高超的经营管理艺术,既要学会如何领导别人,也要学会如何配合别人的领导。四是努力成为一名外交家。要走出去,就要学习外交家的处事方法。五是努力成为一名实干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企业经营者更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另外,心态也很重要。丘吉尔说过:“悲观主义者在机会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在困难中看到机会。”这也是我们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国企》:中远一般通过哪些渠道选拔上述条件的人才?

魏家福:一方面是加强培养,从国内派。应该承认,海外工作很艰苦,因此中远这几年施行了驻外人员家属随任制,实行驻外员工工资属地化,推行海外上市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等举措,有效调动了外派人才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中远倾向于从当地选拔人才。90%的海外中远工作者都是当地人。因为从当地选取人才,有助于企业尽快适应当地市场环境,避免因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造成经营管理损失,也更有利于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互利共赢。因此中远秉承“进了中远门,就是中远人”的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人员在开拓当地市场中的作用。

融入当地 追求双赢

《国企》:中远走出去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回顾过往经历,您认为中远走出去有着怎样的特点?这对工作的开展带来哪些影响?

魏家福:在51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远人深刻认识到,中远在海外的发展与国家强盛息息相关。因此,中远时刻将自身发展尤其是走出去工作与国家战略、外交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中远遵循着与所在国利益实行良性互动的理念来开展工作。在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船舶挂靠、码头运营等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公众的大力支持。因此中远在海外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我们下一步的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和品牌基础。

在未来,我们继续这种“客户因我而发展”的理念,将中远打造成为“国际航运产业集群”的领头企业。

《国企》:应该说,不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很优秀,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并不能获得理想中的回报,甚至还会遭遇抵制。您认为个中原因何在?

魏家福:目前,随着一些别有用心人的煽动,包括非洲兄弟在内的一些国家民众已经开始质疑外国劳工支援该国建设的模式,认为是跟他们抢饭碗;有些地方开始抵制外国企业前去开发矿山、油田等自然资源,尽管并不是针对中国企业,但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相当的阻力。

《国企》:这样情况下,您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魏家福:中国企业应该调整思路,学习当地文化,使用当地语言,使用当地思维。学会换位思考,更多地照顾所在国和当地民众的关切和利益,才能获得双赢的结果。

此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会跟媒体打交道,要善于通过媒体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不敢见记者的企业家和他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END

关键词: 魏家福中远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