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贸易吸收新造散货船运力
2012-05-16 16:14 | 国际船舶网 散运市场
根据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船舶动态跟踪数据,2010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建造的总计491艘1万至6万DWT的散货船中,有10%从未挂靠中国以外的港口。这491艘船中,有四分之一由中国大陆或香港公司所有且挂中国大陆或香港船旗,其中有40%在今年仅挂靠过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另有13%的船舶60%的挂靠港为中国港口,有53%的船舶今年一季度仅挂靠了中国及东南亚港口。2010年,只挂靠中国港口的比例为27%,2011年增长至44%。这与船舶经纪的报道相一致:越来越多的煤炭从中国北方运往人口稠密的南方。根据投行RS Platou发布的数据,中国2011年沿海贸易量增长了20%,干散货运量达11亿吨,而2005年,这一数字还只有4亿吨。根据船舶经纪测算,将1艘中国造小灵便船部署到大西洋的成本为100万美元,因此这些船舶都留在中国沿海运营。业界认为,中国沿海贸易对上述运力的吸收,可以对未来大量的新运力交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一旦市场运价上升,上述运力可能进入国际市场,打压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