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湾造船基地逆势上扬

2012-05-23 10:07 | 国际船舶网 国内造船


去年刚被认定为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海西湾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航运业遭遇全球危机,造船业面临寒冬的大背景下,海西湾却实现20%的增长,而整个海西湾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五年内海西湾将形成年收入可达700亿的产业集群。

在全球危机的情况下,仅靠个体企业很难独善其身,而海西湾之所以能够呈现逆势上扬的势头,还依托的是海西湾这个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集体优势。

始建于2001年的海西湾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已聚集了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129家,其中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北船重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中海油青岛公司)、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武船重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中石油海洋工程青岛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就达62家。另外,生产配套企业也已达到500余家。

从海西湾目前的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已经逐步形成了,这个地方包括造船、修船,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包括柴油机,包括电力拖动,包括基础研究,也包括船上的一些甲板吊具设备,这个地方已经逐步形成气候。产业集群是一种隐形的竞争优势,不但使整个造船周期可减少近五分之一,同时对于船企拿到订单也非常有竞争力,还可以缩减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青岛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增长来源于与船舶相关的高附加值订单的获取上,像海洋工程。由于传统的造船市场不好,促使企业向高端去发展,那么在逆势当中的发展,它体现的是我们海洋装备制造业在造船基础上的升华。

为此,按照规划,今后五年在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中,通过政策扶持,海西湾这个海洋装备基地将形成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的产业集群。根据最新规划,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全部建成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将形成造船能力668万载重吨,海洋工程钢材加工能力50万吨,修船能力200余艘,年销售收入可达700亿元。

END

关键词: 海西湾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