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成: 中国将挑战11000米载人深潜
2012-06-20 09:28 | 新快报 船界人物
7000米海试结束后,蛟龙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记者:今年3月,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独自乘坐潜艇“深海挑战者”号,下潜近11000米,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挑战者号”是否才是真正的王者?
崔维成:卡梅隆是探险家,他潜水时就是一个猛子扎下去,本来计划6个小时的,结果只呆了3个小时就上来了,一半的推力器都坏了,只有视频摄像是好的,但是什么生物都没看见。
“蛟龙”号跟他不一样,不只追求下潜深度,还要下去能够干活,完成很多科考、探测和取样任务。“深海挑战者”只载一人,载人舱可以做到很小;而“蛟龙”号要载3个人,舱壁需要很厚,大大增加了加工难度。
记者:“蛟龙”号的自主化程度如何呢?
崔维成:“蛟龙”号40%的部件设备来自国际采购,60%由国内研制。严格来讲,属于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独立完成海试,“蛟龙”号的技术成就,是国际深海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实不用一味追求所谓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手里掌握着总体优化设计和集成技术,这就够了,这为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7000米海试成功,我们就挤进了美、日、法、俄“深海探测俱乐部”。“蛟龙”号的成功,让中国拥有了在该领域平等谈判的资格。2002年“蛟龙”号刚立项时,我们申请去俄罗斯看他的“和平号”深潜器,人家根本不让看;现在他们就主动欢迎了。
记者:“蛟龙”号此次进行7000米深潜试验,其意义何在?
崔维成:“蛟龙”号的意义,不亚于神舟飞船上天。7000米海试结束后,“蛟龙”号将交付青岛深海基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首先是寻找海洋资源,其次是开采海洋资源,深潜器可以协助安装深海开采设备;另外,海上发生事故,深潜器还可以参与救援打捞。
而且,“蛟龙”号不能只有一艘,以后还会有“蛟龙二号”、“蛟龙三号”,还会有深海空间站,能够在深海里收放深潜器。
“蛟龙”号这条龙,是为人类造福,绝不是造祸。我们不能利用它来激发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贪婪。海洋环境非常脆弱,拥有先进技术,更要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