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配套企业尝试全球化

2009-04-22 10:10 | 国际船舶网 船配市场


 

(摘自《国际船舶设备》2009年4月刊)

 

 

潍柴动力收购法国船机公司

 

据《Motorship》杂志网站刊登的消息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收购了法国的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博杜安股份有限公司(Moteurs Baudouin)。潍柴动力近期也在国内发表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299万欧元价格竞拍获得博杜安公司的相关资产。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进军非洲

 

进入航运业当船东

 

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侵袭,宁波中策加强了非洲市场的开拓力度。今年前2个月该公司的出口业绩增长了20%以上。

宁波中策的主要产品是柴油动力机组、发电机组等机械设备,而非洲市场是宁波中策开拓海外市场最为成功的地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宁波中策强化了在非洲市场的销售和服务。

除传统的发电机组,近日,中策西非公司还准备积极进入尼日利亚的航运业,目前已有两条7500吨的多用途船舶正在打造。

尼日利亚和西非地区岸线资源丰富,海运业和内河航运业都比较发达。中策西非公司在经营中发现,尼日利亚当地的船舶都是向欧洲公司租借来的,费用昂贵。宁波中策与南京一家造船厂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决定联合开拓西非船运市场。

“我们已有两条船正在南京打造,4月份首艘——‘非洲海岸1号’多用途船就可以下水开往西非,进入西非的航运市场。”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高层表示,“第二条船预计将在今年内开往非洲。”

虽然船还没开到非洲,但中策早已为其船运业务打好基础。据介绍,中策西非公司已与尼日利亚最大的华人财团李氏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李氏机构将用中策航船开展船运业务,双方合作分享船运业利润。

 

  工业园区明年投产

 

宁波中策集团还联合李氏机构投资20亿元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目前,该园区一期项目3.3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整已经结束,工业厂房建设已全面开始,预计明年将可投产。该工业园区也是宁波企业在非洲的首个园区。

“尼日利亚工业园区除了我们自己的柴油动力机组、发电机组生产线之外,还将联合国内的合作伙伴建立当地紧缺的修造船厂与水泥建材厂。李氏机构这家实力雄厚的当地财团将成为船厂、水泥建材厂的首批客户。” 中策透露,“尼日利亚工业园区将成为宁波企业和其他中资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基地。”

 

 

武汉中舟多途径建全球服务网

 

继去年底在美国设立了产品售后服务网点之后,武汉中舟船舶配套有限公司决定下一步在德国和马来西亚设立服务网点,继续推进全球服务网的建设。据了解,国内另一家生产船用舱口盖的大型配套企业也正在谋划建设全球服务网。这意味着虽然目前船市下行,但我国越来越多的船配企业正在启动一场意义重大的“全球化之旅”。

 

促进企业自主研发

 

事实上,由于我国不少船配企业引进了国外技术,或合资或合作,他们可以借助合作方的服务网络来提供售后服务,从而实现售后服务网络全球化。但对于那些完全依靠自身技术、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来说,建设售后服务网络十分不易,其意义也不同寻常。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了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网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免除船东使用船配产品的后顾之忧,赢得船东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将给企业的自主研发带来更大的动力,使更多船配企业摆脱贴牌生产的模式,推广自己的技术和品牌,这也正是做强企业的关键所在。目前,虽然金融危机给造船业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世界造船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没变,中国船配业已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事实没变,因此,我国船配业应当抓住机遇完善服务网,做强自身企业。

 

建设模式仍待探索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尽管不少船配企业在行动,但目前我国船配企业国外售后服务的总体力量依然十分薄弱,服务网的覆盖面还很小,船配企业应对此有清醒认识并高度重视,加快服务网的建设;同时,还要不断探索、优化和完善建设全球服务网的模式。对于不少船配企业来说,依靠一己之力很难快速建设一张覆盖面广泛的全球服务网,建一两个网点也难以满足全球服务的要求,直接收购服务企业的模式又对投资有很高要求。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组织的力量,将生产同类船配产品的企业组织起来,联手设立服务网点,以提升业务量,摊薄设点的成本;或借助代理商的力量,在各大港口寻找代理合作伙伴,并由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此外,还可以依托大型航运企业或者其他拥有全球业务的企业来推进这项工作。

总之,对于建设全球服务网这一项工作,船配企业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只有当服务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船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会越来越强,市场才会越来越大。

END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