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海装成首家OTC融资船企
2012-10-17 21:41 | 航运交易公报 配套动态
9 月5日,作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交中心)首批挂牌企业的汉盛(上海)海洋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汉盛海装)发布《首次股份解除转让限制公告》。公告表示,汉盛海装已收到上海股交中心出具的《股份变更登记确认书》,并办理了上海股交中心解除限售登记事宜。
根据公告,这次解除转让限制的汉盛海装股份数量为22332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53%。这也意味着自9月6日起,这家国内唯一以OTC模式上市的船舶企业可以在上海股交中心的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自由转让,正式向投资者敞开融资大门。
1月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要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OTC),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自此国内OTC上市模式正式被确定。
2月15日,由上海市政府主导的“沪版OTC”——上海股交中心正式开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当初的设想,中国的场外市场应包括新三板、柜台交易市场、产权交易所市场,分别对应于美国纳斯达克、OTCBB和粉单市场,地方OTC对应的是美国粉单市场,而上海股交中心对接的却是未来中国的纳斯达克(NASDAQ),也就是新三板市场。
按照上海股交中心官方的说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是一个面向特定投资者进行股份转让和实施定向增资的非公开市场,定位于对接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致力于通过服务上海、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科技型、中小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的托管交易,为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及创业板、中小板乃至主板培育输送优质的企业资源。该市场要求挂牌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不超过200人,不进行股份公开发行;通过协议转让等特定对象之间转让方式进行交易,不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投资者买入卖出时间间隔不少于5个交易日(T+5)。”
然而,至本文截稿前(10月11日),记者发现,汉盛海装解禁1个月来,仅在10月9日挂出10000股,每股1.85元的买单,但没有成交,也就是说其股权成交额目前依然为0。
“限售股解禁后,我们的交投依然不是很活跃,但这是场外市场的特性所决定的,并不代表我们公司没有投资价值。”汉盛海装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可供交易的股价为1.05元,流通总值为2345万元,根据上半年的财报,每股净值有1.2元,毛利率近40%,净资产收益率5.75%,市盈率也仅有15倍,在同行业中属于较好水平。目前股价尚在净值之下,已经颇具投资价值。”
大智慧一位市场分析师表示,“交投不活跃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的OTC是定向交易,又是T+5交易制度设计,单笔申报至少1万股,投资者投资门槛为100万元,所以很难吸引资金较少的个人投资者。”
“上海股交中心的OTC上市模式为一些像汉盛海装这类目前尚不具备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从上海股交中心的背景来看,其拥有强大的政府资源,同时张江高科为其提供不错的项目来源,前景值得期待。不过就全国而言,各地OTC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模式都在探索之中,上海股交中心也是初建,目前还面临上市企业过少、缺乏交易透明度、交投不活跃等硬伤,究竟后续发展如何还要边走边看。”一位金融业人士表示。
吃螃蟹的汉盛
作为上海股交中心目前总股本最大的上市企业,汉盛海装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OTC模式上市的船舶企业。其前身为2005年1月5日成立的上海汉盛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汉盛船舶),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过数次扩容,目前注册资本为600万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汉盛海装主要从事船舶配套设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高性能、低成本的船用海水淡化及淡水处理装置(包括板式海水淡化装置、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船舶综合供水系统和饮用水消毒器)和船用环保产品(包括污油水与固体垃圾焚烧炉、油水分离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这些产品中,汉盛海装已经取得了14项专利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船用安保设备也在研发之中。
目前汉盛海装自主生产的船用海水淡化及淡水处理和环保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改变了中国船用海水淡化及淡水处理设备和船用环保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透露,汉盛海装的上市计划始于2011年。该年7月12日,汉盛船舶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形式,引入了包括上海汇山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上海睿禾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3%)、辽宁中鼎企业发展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33%)、佛山南海区东方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33%)、新疆水木银桦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3.33%)、上海天一投资咨询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9%)等战略投资者。
8月7日,汉盛船舶全体股东召开临时股东会,一致同意以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50408467元按1:0.9522比例折合为股本4800万元,由之前的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汉盛海装),并选举了股份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非职工监事成员。
在完成前述上市前准备工作之后,9月28日,汉盛海装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申请股份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转让的议案》以及《关于授权公司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申请股份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转让及相关事宜的议案》。
年底,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确定为汉盛海装的上市推荐人,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制作了《汉盛(上海)海洋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尽职调查报告》等挂牌申请文件,并向上海股交中心报送了推荐汉盛海装挂牌的申请文件。
上海股交中心审核同意后报送上海市金融办进行备案,并于今年2月10日出具《关于同意汉盛(上海)海洋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申请的通知》,同意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
根据汉盛海装8月份公布的半年报披露,上市后,汉盛海装受上游造船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影响,业绩也出现下滑。上半年营业收入2944.27万元,同比上升5.78%;实现净利润320.83万元,同比下滑近40%;毛利率降为39.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8.1万元。可见在业绩下滑的影响下,汉盛海装的资金面已趋于紧张。于是,汉盛海装在5月4日以股权作抵押向上海浦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申请授信融资,数额不详。
OTC融资受PE青睐
经过最近几年的非理性疯狂扩张后,中国主板证券市场的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竞争愈加激烈,而管理层也有意暂缓甚至暂停主板市场的IPO审核。7月底至10月10日,超过两个月IPO空窗期让大量以此为生的VC/PE机构吃尽了苦头。
据相关统计,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目前的IPO数量为80家,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124家和160多家),IPO速度明显放慢,按照这个趋势预测,年底的IPO数量很难超过160家。而与此同时,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有六七百家,也就是说,在每年消化200家的情况下,需要三四年才能消化完,如果一家企业现在报会的话,则需要几年之后才有渺茫机会。国庆前后,海航集团旗下的金海重工就因为无法兑现2012年上市的承诺而与PE投资者发生“赎回”纠纷,涉及资金达40个亿。
因此,在IPO速度放缓、PE机构通过传统的Pre-IPO项目获得回报的可能性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许多VC/PE机构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的OTC上市领域。
“就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显然PE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IPO退出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甚至可以说,在未来3-5年时间,中国会有大批Pre-IPO的企业被扫地出门(即无法如愿上市)。”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我国创投企业获得回报的渠道80%以上是IPO退出,目前国内明码标价做Pre-IPO的机构有3万多家,按照每年上市100~200家企业的速度,这3万家PE机构何时才能够实现预期收益?在二级市场不景气,IPO退出回报率低迷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在投资的时点上逐渐前移。由此可预见,新三板,以及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的股交中心自然就成为这些机构的次优投资捷径,因为这里的挂牌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前期改制,相对比较成熟,未来肯定是投资热点。”
一位PE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愈发完善,OTC市场的财富效应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PE机构与其满世界寻找项目,还不如到这个市场淘淘金,毕竟这里的挂牌企业普遍经过层层遴选,对未来发展目标也相对明确。
据悉,上海股交中心启动半年来,已经成功地为两家挂牌企业完成了定增融资。张云峰自信地说,这两单融资都做到了超募,后续有融资需求的挂牌企业也值得期待。而中心挂牌企业之所以会受到这些“类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做到了“双赢”,企业融资需求得到了满足,投资者也赚了钱,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者有进有出,就有效地活跃了这个市场,而越活跃的市场,就会越受到更加多的投资人的追捧。
数据显示,自2月份开市以来,上海股交中心有12家企业可交易,投资者开户数756户,累积成交8000多万元,平均市盈率66倍,协助企业募集资金3.06亿元。据了解,后续意向来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有186家,其中有50多家企业已经启动了改制程序。
7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上海市金融办签署《上海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合作意向书》,根据意向书有关内容,上海证券交易所所属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将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所持上海股交中心29%股权,成为上海股交中心第二大股东。金融界人士分析,这可能为上海股交中心未来对接新三板、上海版创业板甚至主板市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