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2013-06-04 16:51 | 中国船舶报 船舷内外
“未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海洋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海洋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到2030年,我国海洋船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4.5%;远洋渔业产量将达到215万吨,总产值为269亿元。”5月20日,我国首部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
21世纪前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7%,总体进入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阶段。未来2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将处于成长期,其中,在2015~2030年间,将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率将大幅提高。《报告》预测,我国海洋经济将保持年均增长8%左右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2%,到2030年将超过15%。2030年后,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成熟期。
《报告》提出,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应以海洋产业发展为中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升级改造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在改造提升海洋船舶工业方面,到2015年,我国要具备主要高新技术船舶的设计能力,全面突破高新技术船舶关键技术,成为世界造船强国;2015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0.6%,2020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2%。
近10年来,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成为海洋经济中增速最快的产业。未来,其将继续引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报告》提出,在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方面,将重点突破海洋深水油气钻探、生产作业装备和海工辅助船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采油树等海工装备。到2015年,国内相关企业要具备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设计能力,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到2020年,海工装备制造业要为实现深水油气开发从300米到3000米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打造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将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有天津塘沽、上海临港、山东长岛、辽宁大连、福建诏安等5个国家级海洋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化基地或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未来,天津、广东、青岛、无锡、东营等地有望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将带动全国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报告》特别提出,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将是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务之急。
据悉,《报告》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编写,内容涉及海洋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历程、形势分析、资源基础、发展现状、发展规划、发展趋势预测、战略构想等方面。今后,该所将继续编制出版一系列报告,打造中国的“海洋经济国情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