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团:航运企业应以变制变

2013-07-08 16:44 |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船东动态


当前航运企业正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国际航运市场波动加剧,盈利及发展极不稳定。

二是长期处于运力过剩环境,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三是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全行业进入微利乃至亏损区间。

四是国际油价持续高企,船公司正受到低运价、高油价、高成本的多重挤压。

为求得生存并保持平稳发展,航运企业必须学会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以变求突破,以变求发展。对此,需进行“三个转变”:

从船与船的竞争向链与链的竞争转变;

从单个企业竞争向企业群的竞争转变;

从传统经营模式向产融结合模式转变。

谋变

如何在航运市场的逆境中突围。当前国际航运业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以前,航运业一直被视为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经营船队成了“赚大钱”的代名词。今天,航运企业业绩的大起大落,早已颠覆了“有船即赚钱”的观念,特别是处于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整个行业已陷入普遍亏损的困境之中。而随着今天的造船技术日益提高,造船能力迅速扩大,加之社会资金比较充裕,使得运力增长十分容易,短暂的市场繁荣很快会被大量涌入的新运力所破坏。可以断言,市场运力过剩将是长期的,整体的,而运力短缺则是短暂的(如突发事件引起),局部的(如某些细分市场)。有人把航运市场运价走势图称为“笋图”,因为市场快速起落形成的曲线图很像一根根尖尖的竹笋,这说明运价波动非常之大,市场高位的时间非常之短。如BDI指数从2008年5月20日的历史最高位11793点,跌至2012年2月3日最低点647,跌幅达94.5%;时至今日,BDI指数依旧在低谷徘徊,今年1-5月份平均值仅为823点。于是有人感叹,国际航运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正成为夕阳产业。需要思考的是:国际航运业果真走到尽头了吗?其实,只要世界经济贸易存在,航运业就不会消失。那么,究竟是什么走到尽头了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近年来船公司的经营模式转型,就可发现,走到尽头的不是航运这一产业本身,而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航运业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和旧有的生存规则。正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当前航运企业正面临四大困境:一是国际航运市场波动加剧,盈利及发展极不稳定。二是长期处于运力过剩环境,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三是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全行业进入微利乃至亏损区间。四是国际油价持续高企,船公司正受到低运价、高油价、高成本的多重挤压。

面对国际金融后危机时代的重重困境,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航运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求得生存并保持平稳发展,这是一道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难题。要破解这道难题,航运企业必须学会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以变求突破,以变求发展。旧有模式下,企业往往陷入“红海”竞争之中。而要从红海走向蓝海,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就需要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善于寻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转型

航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转变”。在航运业的新变局下,航运企业应当突破旧有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服务边界、客户边界与企业边界,拓展战略视野,从“术”的思维转向“道”的思维。对此,需进行“三个转变”。

从船与船的竞争向链与链的竞争转变

众所周知,航运市场是一个波动极大、波幅极高、周期性极强的市场,要规避经营风险,平抑市场波动,就需要适度多元化,发展互补性产业,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企业成败的关键,是看能否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企业拥有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应;而突破产业边界,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链,形成不同业务的最佳组合,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只要在产业之间找到确切的结合点,突破产业边界,就可以创造一片新天地。马士基集团能在航运市场剧烈波动中实现稳定盈利,主要得益于它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巴西淡水河谷超大型散货船之所以能给中国航运企业带来很大冲击,其实他们真正利用的并不是大船的低成本优势,而是大船背后一条产业链的优势。

此外,从传统视角看,航运企业提供的产品就是海上运输服务。但从现代供应链角度看,海运服务仅仅满足了客户的部分需求,并没有满足客户的全部需求或最终需求,因为海上运输仅仅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航运企业不仅要掌握航运产业本身的特征,更要从客户的角度,洞察客户的新需求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因此,应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传统的客户服务边界,向航线的两端延伸服务并创造新的增值服务。目前,一些传统的航运企业开始向“大物流”转型,而一些传统的货代公司,也由过去单纯强调揽货转为供应链管理。例如,日本邮船重构与整合供应链、成功开拓汽车物流业务,就是向“链与链竞争”转型升级的较好案例。

从单个企业竞争向企业群的竞争转变

借助整合资源,打造“企业群”优势,是航运企业逆境突围、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所谓资源整合,就是要占据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建立一个包括互补企业、合作企业、联盟企业在内的业务平台,变旧模式下的“为我所有”,为新模式下的“为我所控”、“为我所用”。单个企业需突破企业边界,加入某个企业群,构筑合作网络,实现“与强共舞”或“强强联合”“。

面对运力过剩、市场低迷的困境,整个航运业目前都在探索如何以“企业群”方式,来改善运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如通过企业联盟、舱位共享、设施共享等多种合作途径,形成“企业群”的新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提升船舶营运效率,减少运力过剩、运价波动带来的冲击;二是有利于增强议价能力,特别是在运价、港口费率谈判中形成很强的合力;三是有利于扩大网络覆盖面,扩大服务范围;四是有利于提升港口的航线服务频率,不仅可以实现“天天班服务”,甚至可以进一步开辟每天多班服务。除此之外,近年来航运业出现的新趋势则是共同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新的商业销售渠道,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上述”企业群“模式形成的新优势,是单打独斗企业所无法实现的。

从传统经营模式向产融结合模式转变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集成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的组合。特别是国际金融后危机时代,航运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商业模式设计仅靠单一工具已无法实现,因此应借助企业的融资工具,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实施产融结合新模式。

跨界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生命力不再是竞争力,而是融合力。谁的跨界融合能力强,谁的逆境突围、抵御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大。大型航运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不仅可以满足集团的融资需要,将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效率大有裨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面临如何解决规模收益递减、风险递增的问题,这就需要航运业务与金融结合,把金融视为航运业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80%以上企业进行了产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而在国资委管理的117家中央企业中,也有76%的企业推行了产融结合模式。

未来

新变局下中国海运集团的战略举措。

中国海运集团现有各类船舶504艘、3066万载重吨,集装箱船队60.54万TEU,平均船龄9.7年,目前在全球综合运力排名中位居第6位。近年来,随着“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中国海运正在不断拓展航运产业链条,形成船岸业务板块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市场逆境,中国海运不断突破传统观念,突破发展瓶颈,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坚持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动力,向管理创新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实力,向商业模式创新要竞争力。面向未来,中国海运集团已确立了“世界一流、百年中海”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未来目标,集团正通过转型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航运、工业制造、物流码头金融”三大板块的建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集装箱运输航线两端的延伸服务,从班轮公司向航运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业向高端物流链发展;进一步加快码头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快“大客户、大合作”战略步伐。

达尔文有句名言:“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对于我们航运企业而言,能否适应航运业新趋势、新格局变化,是其保存长久生命力并保持战略优势的根本所在。无论经济环境多么艰难,无论市场挑战多么严峻,只要我们把握”以变应变“的生存规律,善于谋变,勇于转型,敢于创新,就能摆脱困境,转危为机,从而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END

关键词: 中海集团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